•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我國吸收外資增長快、含金量高

2022-05-13 10:1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前四個月實際使用外資超四千七百億元

  我國吸收外資增長快、含金量高

  光明日報北京5月12日電(記者張翼)商務部12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786.1億元,同比增長20.5%(折合7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6.1%;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下同)。

  “今年以來,我國吸收外資增長快、含金量足、大項目穩。”在商務部12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商務部財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束玨婷指出,去年前4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8.6%。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今年前4個月又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增速達到20.5%。高技術産業引資發揮了較大帶動作用,1至4月同比增長45.6%,高於平均增速25.1個百分點,其中資訊服務業、研發與設計服務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分別增長69.7%、60.4%和45.3%。

  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增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185個,相當於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德國大眾、韓國浦項、美國開市客、日本日立等跨國公司在華投資大項目到資情況良好,有力帶動了我國引資快速增長。

  從行業看,今年1至4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519.4億元,同比增長12.5%;高技術産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5.6%,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6.7%,高技術服務業增長48.3%。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76.3%、53.2%和80.4%(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從區域分佈看,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18.7%、43.7%和26.9%。

  歐萊雅近日宣佈,在華成立的首家投資公司落戶上海。跨國企業在疫情情況下依然選擇上海,選擇在華擴大投資。“跨國公司積極擴大對華投資,這充分體現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充分體現了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顯著成效,充分體現了中國市場規模超大、産業配套齊全、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豐富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束玨婷表示,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外商投資環境會越來越好,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歡迎各國投資者來華投資興業,共用中國發展紅利。

  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上周,中國歐盟商會稱23%的企業會員因疫情防控,考慮將投資從中國挪到其他國家。商會也表示外企在中國暫停投資時,計劃在東南亞等地區增加投資、開工廠等。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束玨婷回應稱,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産業鏈供應鏈都帶來了挑戰。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為世界經濟企穩復蘇提供強大動能。開放的中國大市場,也將為各國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我們將堅持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服務體系,提高精準服務水準,為廣大外資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