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兒童畫裏的抗疫護士:“我把我最親愛的媽媽借給你們”

2022-05-12 15:4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南京5月11日電 (胥林花 徐珊珊)“我把我最親愛的媽媽借給你們”“媽媽是守衛這座城的天使,是帶著光的天使”“我的媽媽是擁有翅膀的白衣天使”……在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護士子女們用書畫、攝影、詩詞等多種方式,勾畫出自己心中的爸媽形象。

  “我把我最親愛的媽媽借給你們”

  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左靖芳2020年隨江蘇援鄂醫療隊馳援湖北黃石,曾擔任黃石中心醫院呼吸科的業務護士長,帶領江蘇和黃石兩地100多名護士在一線工作。今年4月,她又參加支援江蘇省內核酸採集工作。護士節前,兒子以此為主題畫了一幅畫,叫《借媽媽》。

  “我是醫院雙職工家庭之一,大家都比較忙,愛人做手術經常晚歸,孩子們通常只能由老人來照顧。”左靖芳説。她想對家人和孩子説一聲“抱歉”。因為工作原因經常無法顧及家庭,很多學校的親子活動也因此缺席。

  “雖然這個職業很辛苦,但也收穫很多。新冠肺炎疫情以後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我們,醫患關係變得更加融洽了。”左靖芳説。

  《等春來,疫情畢》《小白,抗疫記》

  2021年7月支援南京核酸採集13天;2022年3月隨江蘇省隊支援江北新區核酸檢驗16天;5月領隊支援南京核酸採集……這一連串的數據記錄的是姜靜的抗疫足跡。

  姜靜是江蘇省腫瘤醫院護理部的一位主管護師,也是一對雙胞胎的媽媽。因多次參加核酸採集工作,要擔任組長或領隊,姜靜比其他隊員的工作更忙,留給孩子們的時間少之又少。

  “媽媽你去哪了?”“媽媽出去打病毒了。”“媽媽你拿什麼打病毒呢?”“穿白色防護服、勤洗手、全身消毒。”於是,姜靜的兒子就畫了一幅像連環畫一樣的作品,叫《小白,抗疫記》;女兒的作品叫《等春來,疫情畢》。孩子們畫出來後,有好多字不會寫,姜靜就幫他們在圖上寫字。

  “希望爸爸幫上海早日打贏病毒”

  “本來準備護士節前和女兒一起畫一幅江蘇醫療隊在上海抗疫的作品,但因為目前支援工作還沒有結束不能回家。”電話那頭張傑憨憨一笑,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説。

  作為醫院裏為數不多的男護士,張傑早已“身經百戰”。自2010年參加工作,至今已有12個年頭。他説:“我們組裏有不少年輕人,工作年限還不長,我就更要以身作則,畢竟我的經驗比他們要豐富一些,參加抗疫的時間比他們要長一些,把關也更嚴謹。”

  張傑有兩個女兒,大的6歲,小的才2歲。他參加援滬抗疫,妻子在浙江杭州進修,因為疫情原因兩人都無法回家,只能把孩子託付給父母照看。“想女兒啊!一個多月沒抱女兒了,説不想肯定是假的!”張傑表示,支援工作還在繼續,所有的隊員們也都在一線努力。女兒們都説“希望爸爸幫上海早日打贏病毒,早點回家”。

  護士節即將到來,張傑也給自己定下了目標:成為一名優秀的手術室專科護士,“目前正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完)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