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空

2022-05-11 22:1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5年4月24日,印度尼西亞“亞非之城”萬隆春意融融,碧空如洗。手持紅白色印尼國旗和亞非各國國旗的當地民眾,在晨曦初露時分便已擠滿大街小巷。

  當天,在印尼參加亞非領導人會議的各國領導人來到這裡,出席萬隆會議60週年紀念活動。上午9時許,沐浴著明媚春色,伴隨著強勁有力的鼓樂聲,近100個國家領導人和代表們從19世紀建成的薩沃爾-霍曼飯店出發,沿著亞非大街走向活動會場——獨立大廈。習近平主席和夫人彭麗媛同印尼總統佐科夫婦等走在隊伍最前面,不時向道路兩旁的人群揮手致意。

  這一幕,將時光拉回到1955年4月18日的萬隆。

  同樣是上午9時許,包括周恩來總理在內的亞非29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與代表們沿著亞非大街步入百米開外的獨立大廈,參加世界歷史上首次亞非領導人會議。這是亞非國家和地區第一次在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討論亞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國際會議。萬隆會議上,中國代表團以求同存異的理念,凝聚起亞非團結、友誼、合作的共同意志,掀開世界歷史新的一頁。那段經典的“歷史性步行”,也成為亞非國家團結合作、並肩前行的象徵。

  歷史的足音回蕩耳際。60年間,亞非大地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積貧積弱的中國和亞非,而今已是“發展的引擎”“希望的大陸”。為謀求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亞非國家挽緊團結合作的臂膀,共同邁向發展繁榮。

  2015年4月22日上午,習近平主席走進雅加達會議中心,一如60年前,中國領導人“抱著對於和平和友好的熱烈願望”,來到亞非各國領導人中間。

  應佐科總統邀請,習近平主席第一個走上講臺發表重要講話。“新形勢下,萬隆精神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我們要大力弘揚萬隆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中國領導人提出深化亞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推進南北合作三大倡議,為萬隆精神注入新內涵,為亞非新未來指明方向。

  “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亞非國家要堅持安危與共、守望相助,把握機遇、共迎挑戰,提高亞非合作水準,繼續做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擲地有聲的話語,是對亞非新時期聯合自強的期許,也宣示著中國的承諾與擔當。

  “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將萬隆精神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説,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南南合作,助力發展中國家“成為全球舞臺上的重要新興力量”。

  穿過歲月的波濤,亞非“同舟之誼”深厚綿延。邁入新世紀第三個十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守望相助,再次奏響命運與共的交響。

  2020年歲末,印尼收到首批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2021年1月13日,人們通過電視直播看到,在雅加達總統府,佐科總統佩戴白口罩,捲起左臂衣袖,接種中國科興公司克爾來福新冠疫苗。他成為印尼國內接種新冠疫苗第一人,印尼由此拉開大規模接種疫苗的序幕。從亞洲到非洲,一支支中國疫苗“跨越山海”,幫助發展中國家撐起“健康之盾”,推動彌合“免疫鴻溝”。

  疫情衝擊世界經濟,也吞噬全球減貧成果。“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面對全球發展遭遇的困境,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得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積極響應和支援。如今,中巴經濟走廊、漢班托塔港等一大批重點項目激蕩地區繁榮發展的春水,“一帶一路”日益成為造福世界的“富裕帶”,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在習近平主席指引下,中國正同亞非國家一道,奏響萬隆精神的新時代樂章,為世界和平、發展與繁榮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鐫刻著執政者奮進的步伐。4月18日起,新華社開設“近鏡頭 溫暖的瞬間”欄目,精心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精彩瞬間,講述每一張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