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述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系列述評之六

2022-05-07 18:2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5月6日電 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系列述評之六

  新華社記者姜琳、魏玉坤、周圓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面臨新的挑戰。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穩定和擴大就業。

  越是遇到困難,越要關注民生關切、增進民生福祉。必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穩崗位擴就業、穩物價保供應、強救助兜底線,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穩崗位擴就業,夯實民生之本

  就業是民生之本,位居“六穩”“六保”工作之首。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當前就業形勢複雜嚴峻,一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5%,其中3月份升至5.8%。需要在城鎮就業的人數高位增長,但承載大量就業的企業面臨困難明顯增加。

  推進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條件下復工達産;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特困行業,在二季度實施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將已實施的階段性緩繳失業和工傷保險費政策範圍擴大至上述5個行業;提高中小微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最高可至90%……圍繞市場主體的穩就業政策不斷出臺、加力。

  “當前一系列穩就業舉措正在加力增效,要進一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加緊落實落細各項部署,穩住就業基本盤。”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説,“穩企業就是穩就業。要想方設法幫助中小企業減負脫困,讓百姓有崗位、有收入。”

  今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首次突破千萬,還有為數眾多的農民工需要外出打工,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很關鍵。

  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人社部組織實施百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城鄉基層崗位募集計劃,開展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活動,部署未就業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

  “下一步將引導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城鄉基層就業,穩定擴大國有企業招聘,支援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同時,針對疫情影響,指導各地調整優化公共部門考試招錄的時間安排,為畢業生求職留出時間窗口。”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説。

  為穩定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加強地區間勞務協作、實施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大型安置區就業幫扶行動、推廣以工代賑增加農民工就業崗位等一系列舉措也在齊頭並進。

  穩物價保供應,惠民生安民心

  物價穩則市場穩、民心穩。全球通脹壓力下,保持國內物價總體平穩運作十分重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但鮮菜、汽油、柴油等部分商品價格漲幅較大,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做好能源資源保供穩價工作,抓好春耕備耕工作;組織好重要民生商品供應,保障城市核心功能運轉。

  “利用我國能源資源稟賦,重點抓好煤炭保供穩價,將有效應對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等輸入性因素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王立坤説,糧價是百價之基。當前是春播關鍵,要切實保障春耕有序開展,推動糧食豐收為穩物價、防通脹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疫情防控工作正處於關鍵時期,民生商品保供穩價的任務十分重要。

  “要特別重視保障疫情中高風險地區的物資供應,關注物價異常波動,維護好人民群眾正常生産生活。”中國價格協會副會長許光建説。

  吉林等地為超市、農貿市場、電商平臺的保供企業開闢綠色通道;北京針對米麵糧油、耐儲運蔬菜等物資準備至少一個月的儲備量;鄭州要求每個區準備50輛以上的廂式貨車運輸生活必需品……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多個疫情波及城市著力守護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針對近期疫情多點散發情況,商務部保障市場供應工作專班積極採取措施,加大跨區域貨源的組織力度,全力以赴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總量供應。

  “當前,還應充分利用疫情防控部門的流調資訊進行跨區域甚至跨省域物資調配,合理制定疫情封控措施,防止物價大起大落影響基本民生。”許光建説。

  強化落細落實,兜牢民生底線

  經濟下行壓力及疫情直接影響居民收入,再疊加物價上漲因素,部分群眾基本生活面臨的困難可能增多。特殊時期,更需把百姓安危冷暖放在心頭,將民生保障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福建將各地一季度穩崗穩工政策落實情況納入2022年就業目標責任制考核;山東通過大數據比對直接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江蘇鎮江讓困難群眾足不出戶即可申請社會救助;山西等地簡化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其他低收入群眾的救助流程,取消外來人員申請臨時救助的戶籍限制……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眼明心細”,密切關注疫情等形勢變化,切實解決疫情防控期間各類困難群眾面臨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呼倫貝爾、珠海、桂林等地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緩解物價上漲對當地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影響;4月起,全國延續執行失業保險保障階段性擴圍政策,向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向失業農民工發放臨時生活補助;對因疫情影響暫時失業、未參保的困難人員,給予臨時救助……

  全面貫徹落實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各地各部門要始終聚焦百姓“急難愁盼”精準發力,切實做到穩一方經濟、惠一方民生。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