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中安時評:插上夢想翅膀,奔赴當代青年“青春之約”

2022-05-07 15:48:00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親切關懷青年學子的成長成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走進高校,同青年學子推心置腹談理想信念、談人生價值、談奮鬥成長,引領他們走好人生之路。青年學子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鼓勵下,從鄉村振興到科研一線,再到大漠戈壁,將個人成長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要讓青春中國始終充滿朝氣、活力,就要一代代青年人,堅守初心使命,插上夢想翅膀,燃旺青春之火,在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展現向上向善的青春風采,奔赴當代青年的“青春之約”,獻力奮進的中國。青年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中堅力量,青年怎麼樣,國家便怎麼樣,青春要在廣袤大地自由奔跑,放飛夢想,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報國之行,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為國家發展添力,以昂揚奮進的青春書寫國家更美好的未來。

  永遠學習是青年的標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知識是青年成長的底座,只有知識牢固,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做到心有大我。樊靜蓉從北大研究生到重慶渝北區玉峰山鎮玉峰村擔任黨委書記助理,再到僑務工作者,從大學課堂到希望田野,青年的學習,不僅在於賡續紅色血脈,更在於把所讀的“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結合起來,以奮鬥的青春抓住大好時光,書寫不負韶華的答卷,在不斷向下紮根中,成為堪當新時代重任的棟樑之才。

  不懈奮鬥是青春的姿態。無奮鬥,不青春。愛國是青春的底色,奮鬥是青春的本色,要把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融入到無限的奮鬥中去。宋思揚是西安交通大學航太航空學院博士後,深耕在研究高精度大行程壓電作動器一線,在弘揚“西遷精神”,追求精益求精的科研突破中不懈奮鬥,實現了關鍵器件的國産化。“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鬥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後勁、充滿希望。”挑起時代的重任,不僅需要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涵養崇高品德、錘鍊過硬本領,更需要勇當新時代的開拓者、奮進者、奉獻者,創造屬於我們這一代的輝煌功績。

  勇於創新是青春的風采。“要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做出新成績,要敢於創新,勇於探索。”奮鬥,是在每一個新起點,跑好屬於我們這一代人的“接力賽”。魏鵬飛是新疆阿克蘇地區油田的一名技術員,他是中國石油大學克拉瑪依校區的首批畢業生,他把夢想寫在西部,更是以建設者的身份紮根西部、建設邊疆,以創新創造,讓青春在平凡崗位閃光。回首百年路,勇於創新、敢於鬥爭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密碼,我們要建功立業新時代,就要煥發渾身才幹,用智慧點亮夢想,用青春之光照亮復興之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青年要勇擔時代使命,不僅要讓青年融入黨和國家事業,更要釋放青春的內在力量,讓青春風采、青春年華、青春氣質變成一個國家的“閃亮名片”,以昂揚的青春、無悔的青春煥發中國新的光彩。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