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熱評丨穩住産業鏈、供應鏈,需抓住三個“牛鼻子”

2022-05-05 19:05: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五一節前,國家發改委印發通知,部署國家物流樞紐等保障生産生活物資供應和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國際分工和産業鏈佈局愈加緊密和複雜,任何一個細微環節的波動都可能引發系統效應。疫情當下,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研發和生産製造基地來説,供應鏈和産業鏈穩定既符合全球各個經濟體的共同利益,也事關我國經濟基本面大局,必須穩住!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保障産業鏈和供應鏈穩定,可以從重點企業、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三個“牛鼻子”處著手。

  要確保重點企業穩定生産,以點帶鏈推動更大規模的復産。

  近年來,多地在推動和培育産業鏈發展時,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鏈主”,這説明,龍頭企業對於相關産業鏈的帶動意義不可小覷。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産需兩手抓的當下,龍頭企業加速復工將有助於帶動上下游的零部件、關鍵原材料實現協同復工復産,將産業發展的活力和韌勁傳導至行業的多個端口。

  當前,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發文要求設立重點保障企業的“白名單”,將“白名單”企業作為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中之重,並推動地區間互認。得益於這一舉措,目前上海市首批“白名單”企業復工率超過80%,上汽集團各整車廠和特斯拉公司都穩定實現整車批量下線,中芯國際、華虹集團産能利用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事實也證明,通過滾動推動這些企業先期復産,以點帶鏈,長三角區域關鍵零部件和倉儲物流企業復工已經得到有力兌現。

  要確保重點行業穩定運作。

  從國際來看,目前中國是全球工業品領域最大的市場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製造業已經成為全球價值鏈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競爭格局日趨激烈的當下,抓住重點先導産業核心技術,就是抓住了國家經濟和科技安全的命脈和未來。因此,無論從哪個維度看,確保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集中資源優先保障整合電路、汽車、裝備製造、醫藥等重點行業復工復産都是迫切需要。

  然而,當前多地疫情散發,不同區域間的防疫政策不盡相同,由此造成的一些物流不暢給製造型企業原料、産品的運輸帶來極大壓力。

  人不動,貨須暢。疫情當下,尤其需要強化“一盤棋”思維,一方面,各地應盡可能增強封控政策的系統性和靈活度,減少不必要的次生災害;另一方面,各地應加強協商,創新政策管理模式、建立“容錯機制”,考慮對重點行業和關鍵事項處理“特事特辦”,暢通産業發展的“大動脈”。

  保障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還必須確保重點區域産業暢通迴圈。

  站在“雙迴圈”的發展格局之下,作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前沿,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産業集聚區不僅要通過高品質發展創造新內需,而且肩負著參與國際競合的重要使命。在這一區域舉行的進博會、廣交會等,早已成為中國敞開大門對外交易的金“名片”,讓全球各地的智慧、經驗和貿易在此匯聚;而在生物醫藥、整合電路等新興先導産業領域,無論是産業鏈的完備程度,還是技術創新實力,它們都代表了國內的先進水準。因此,有關政策應聚焦這些重點區域,以系統性思維統籌區域經濟復蘇,算好整個區域的“總體賬”,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文丨朝暾)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