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總書記勉勵我們“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

2022-04-29 16:4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節和北京大學建校120週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在英傑交流中心,他與師生們親切座談,向全國各族青年、青年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對學校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提出殷切期望,勉勵廣大青年要“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奮鬥中夢想成真。

  採訪對象:王逸鳴,男,1981年7月生,甘肅民樂人,時任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現任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王麗雅,女,1990年9月生,河北滄州人,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現任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綜合辦公室主任。宋璽,女,1994年3月生,山西長治人,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張曉華,女,1996年2月生,山東泰安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

  採訪組:石新明 蘇暉陽 肖楠 何雨蔚

  採訪日期:2020年5月4日

  採訪地點:北京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會議室

  採訪組:王逸鳴老師,您好!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此行的第一站是臨湖軒,請您簡要介紹一下總書記在這裡與師生交流的情景。

  王逸鳴:當天早上九點,習近平總書記一行首先來到臨湖軒,參觀“新時代——北京大學近五年成就展”。臨湖軒是燕園裏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被山色湖光、竹林屏障、幽谷深池環繞,這個名字還是冰心先生取的呢,前北大校長馬寅初曾住在這裡。現在這裡是北大接待貴賓的主要場所。

  總書記仔細觀看每一塊展板和每一組數據,詳細了解北京大學近年來的學科發展、人才培養、隊伍建設、國際交流、社會服務等工作,對北大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大繼承光榮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德樹人成果豐碩,‘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突出,學校發展思路清晰,辦學實力和影響力顯著增強,看了令人欣慰。”

  接著,總書記一行來到臨湖軒北側的小庭院,看望資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師代表。他們當中既有鄧小南、王緝思、林毅夫、錢乘旦、申丹、杜維明、安樂哲等資深老教授,也有彭鋒、渠敬東、余淼傑、蔣朗朗等優秀中青年教師。

  總書記説:“看到各位老教授身體健康、精神矍鑠,非常高興。你們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悉心育人,為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優秀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我向你們表示敬意。”他勉勵中青年教師要向老一輩專家學者學習,繼續在教學和科研上用心耕耘。在場的美籍漢學家安樂哲先生曾翻譯過《論語》《孫子兵法》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經典,2013年曾榮獲第六屆世界儒學大會頒發的“孔子文化獎”。總書記親切地詢問安樂哲先生來自哪所大學、來中國多長時間了、是否適應這裡的生活,希望他更多地向國外介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採訪組:王麗雅老師,您好!習總書記在考察期間專程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師生們座談,請您講述一下當時的情景。

  王麗雅:總書記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後,首先參觀了“共命運,同前進——北京大學與馬克思主義”主題展覽,隨後走進國際馬克思主義文獻中心,詢問了解“馬藏工程”進展情況。

  總書記在聽取了關於文獻中心館藏的介紹後,一邊向前走,一邊瀏覽圖書館館藏。我當時正好在借閱圖書,看到總書記走過來,我十分興奮,趕緊説“總書記好”。總書記微笑著點點頭,問我“是不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讓我感到格外親切。

  隨後,總書記來到閱覽室,與正在舉辦“解讀新時代”讀書會的中外同學進行交流,一一詢問同學們的院係和所學專業。同學們向總書記請教,學習馬克思主義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總書記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分享了自己小時候學習、在梁家河堅持讀書以及後來參加工作實踐的經歷,給同學們以啟發和鼓舞。總書記和我們的交談更像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他和我們聊人生、談夢想,用自己的成長經歷鼓勵我們堅定理想、矢志奮鬥。既讓我們如沐春風,感受到了師長的親切溫暖,又讓我們豁然開朗,感受到了領袖的思想魅力。

  當時我剛剛走上北大輔導員的工作崗位,總書記化繁為簡,從自身經歷出發,用真實的敘述打動了我們的心,增強了我做好思政工作的信心。思政工作,歸根結底做的是人心的工作。只有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才能真正凝聚人心。作為一名年輕的輔導員,就是要真正走進同學們中間,將工作陣地建設在同學們學習生活的一線,建設在同學們思想交鋒的前線。要善於讓身邊人講好身邊事、用眼前事教育眼前人,用“繡花”的精細功夫、用“開鎖”的個性方案,真正從思想深處打動學生,為黨贏得青年。

  採訪組:宋璽同學,您好!習總書記在英傑交流中心與師生代表親切座談,聽説您作為學生代表在現場作了發言。請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

  宋璽:當天上午,參加座談會的老師和同學提早來到了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等候習總書記的到來。大約十一點,不知是誰激動地喊了一聲:“來了!來了!”緊接著,我便看到總書記一行從東北邊的門走了進來,他挨個兒和大家握手、打招呼。

  因為在部隊裏的習慣,我對總書記説了聲“首長好”,他還專門看了看我的名牌。總書記的手很大、挺熱乎,給人一種溫暖的力量。

  大家相繼入座後,座談會就開始了。總書記先是和大家寒暄了幾句,他的聲音非常溫厚,就像汩汩清泉流入大家的心田,很快平復了現場人們的激動心情。校黨委書記郝平教授首先發言,接著是哲學系的王博教授,我是最後一個發言的。在整個會議過程中總書記都在認真傾聽,還不時停下來詢問一些問題,與大家互動,現場氣氛很熱烈。

  輪到我發言的時候,看到總書記慈祥的目光,我原本緊張的心情一下就平靜下來了,感覺就像是在和自己的長輩説話一樣。我真切感受到總書記不是在對我們提要求,而是在與我們平等地交流,是真心希望我們青年人好。這種基於信任而産生的期待,讓我感受到很大的鼓舞和力量。

  我向總書記彙報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包括當兵前後的經歷、學習心理學專業的體會、未來的打算等。聽完我的彙報後,總書記説,他看了電影《紅海行動》,裏面的女兵形象很深入人心,是所有女兵群體的榜樣。他説:“你就如同那位女兵,我為你們點讚!”當我談到讀書讀到“待入塵寰,與眾悲歡,始信叢中另有天”,令我非常感動時,總書記説,這是一位老革命家寫的詩,他年輕時讀到這首詩也很有感觸,這句話陪伴他度過了知青歲月。

  座談會的許多細節都體現了總書記的為民情懷,令我記憶非常深刻。例如,郝平書記在彙報學校建設住房的情況時,總書記特意打斷了一下,詳細詢問了很多相關的細節。當總書記聽到許多北大畢業生選擇前往基層和西部地區就業時,他關切地詢問他們有沒有真的沉到基層,叮囑學校要關心畢業生的成長,讓青年人在基層的摸爬滾打中積累實踐經驗,磨煉意志品質。總書記還提到2018年4月28日在武漢與印度總理莫迪會晤時,望著滾滾東逝的長江水,他感慨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的源遠流長,更深感作為國家領導人,帶領人民走向富強,實在是重任在肩。

  採訪組:習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勉勵青年學子“愛國、勵志、求真、力行”,請分享一下您對這八個字的感悟。

  宋璽:座談會上,總書記對我們提出了四點希望——“愛國、勵志、求真、力行”,希望新時代青年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奮鬥中夢想成真。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謹遵總書記的教誨,不負殷殷重托。

  愛國,就是要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總書記説:“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紮根人民,奉獻國家。”

  勵志,就是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總書記説:“廣大青年要培養奮鬥精神,做到理想堅定,信念執著,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頑強拼搏,永不氣餒。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求真,就是要求真學問,練真本領。總書記説:“學習就必須求真學問,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滿足於碎片化的資訊、快餐化的知識。”“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力行,就是要知行合一,做實干家。總書記説:“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只裝在腦袋裏,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聆聽總書記關於“愛國、勵志、求真、力行”的諄諄教誨,使我受益良多,更加明白了那些所謂的迷茫、困惑,從根本上來説就是價值觀和理想信念出了問題。那一刻,我在心裏鄭重地對黨許下承諾:“爭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深刻領悟到,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把個人的價值融入黨和國家的偉業之中,才能作出無愧於自己、無愧於時代的選擇。

  採訪組:張曉華同學,您好!習總書記走出英傑交流中心後,聽説您和其他同學一起在道路旁邊為總書記送行。請分享一下當時的場景。

  張曉華:我當時剛從第二教學樓下課,發現很多同學都等候在英傑交流中心門口,希望能見到習總書記。總書記走出來時,同學們紛紛擁上前去,想離總書記近一些,再近一些。總書記與前排的同學一一握手,親切地同大家打招呼。這時,不知是誰帶頭喊了一句“團結起來,振興中華”,在場的同學們便一起呼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一跨越歷史的時代強音在燕園上空久久回蕩。後來看到新聞報道,我才知道在當天的座談會上,總書記還特地談到1981年北大學子在燕園一起喊出“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響亮口號,今天我們仍要叫響這個口號,萬眾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1981年3月20日晚,在男排世界盃預選賽決賽中,中國男排在0:2落後的情況下奮起直追,連扳三局,擊敗韓國隊,獲得了珍貴的世界盃入場券。得知這個消息,整個燕園徹夜沸騰,11座宿舍樓的4000多名學兄學姐們不約而同地擁出房門歡呼,高唱國歌,高聲呼喊:“團結起來,振興中華!”這個口號不僅喊出了舉國上下奮發圖強的豪邁心情,也在當時形成了一股激勵人們上進、奮鬥、報效祖國的滾滾洪流。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群眾遊行方陣中,北大學生又喊響了這個口號,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展現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青春風采。

  總書記在英傑交流中心門口站了很久,一邊與同學們握手,一邊鼓勵同學們好好學習、注意身體。現場氣氛非常熱烈,同學們都很激動。不知在誰的帶動下,大家一起高唱起《歌唱祖國》,這久久回蕩的歌聲就是同學們發自內心的青春誓言。總書記上車後,遲遲沒有關上車門,向依依不捨的師生們揮手道別……

  採訪組:王逸鳴老師,習總書記此次的北大之行,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王逸鳴:習總書記在北大考察,有三件事令我印象尤其深刻。

  一是總書記在金光生命科學大樓一層大廳對大家説:“看了你們的成果展示,我為你們感到驕傲。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習總書記表示,國家將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人、財、物更多向科技創新一線傾斜。他鼓勵科研領域工作者努力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上取得更大突破,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

  二是總書記在座談會現場提出對青年的八字期待——“愛國、勵志、求真、力行”,透射出總書記對廣大青年期望之殷切。我認為,這是總書記用簡短深刻的“八字箴言”勉勵當代青年珍惜韶華、奮發有為,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青年因愛國而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勵志奮鬥才能夢想成真,真學真練才能成長成才,實幹苦幹才能成就事業。這份珍貴的囑託,在百廿之年的北大激蕩著青春的理想與活力,與“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交相回蕩在美麗的燕園。

  三是在總書記即將離開校園時,現場的師生們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歌唱祖國》。我看到總書記的眼角微微濕潤,臉上始終保持著慈祥的笑容。這樣的畫面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裏,讓我感受到總書記對青年人發自肺腑的厚愛與真情。我相信,廣大青年必將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在“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時代強音感召下,一起書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的華彩篇章。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