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022-04-26 10:0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不僅在於賽事的成功,更在於通過籌辦、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帶動了各方面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的積極影響。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順利舉辦,舉國關注,舉世矚目。中國人民同各國各地區人民一道,克服各種困難挑戰,再一次共創一場載入史冊的奧運盛會,再一次共用奧林匹克的榮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廣大參與者珍惜偉大時代賦予的機遇,在冬奧申辦、籌辦、舉辦的過程中,共同創造了胸懷大局、自信開放、迎難而上、追求卓越、共創未來的北京冬奧精神。”

  偉大的事業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進偉大的事業。成功籌辦、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極大激發了億萬人民的體育熱情,極大推動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帶來了豐厚的物質、文化和人才遺産,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

  全民健身注入新活力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關乎人民幸福,關乎民族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品質為目標,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繼續推進體育改革創新,加強體育科技研發,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體育健身意識,增強我國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步伐。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順利舉辦,為新時代全民健身事業注入了新活力,打開了新天地。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建立,為全民健身事業描繪了全新的發展藍圖。

  人民健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體育事業發展動力更為強勁,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從全運會設立群眾體育項目,到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不斷增長;從各級各類全民健身賽事日益活躍到體衛融合、體旅融合逐步深化,政府主導、多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全民共建共用的“大群體”格局已初步形成,群眾健身意願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從運動中收穫了健康和快樂。在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體育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通過籌辦冬奧,不僅把冰雪運動的競技水準追上去了,冰雪運動的普及推廣也追上去了,體育運動的質和量都提高了。從體育強國到健康中國,人民的健康、人民的體質、人民的幸福,都是一脈相承的。這是全面小康、全面現代化的題中之義。它的意義,小中見大。”

  人人參與體育,體育造福人人。加快建設體育強國,努力將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事業,中國體育正展開一幅更加壯闊的時代畫卷。

  産業發展搶抓新機遇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成功不僅在於賽事的成功,更在於通過籌辦舉辦冬奧會、冬殘奧會帶動了各方面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深遠的積極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既有場館設施等物質遺産,也有文化和人才遺産,這些都是寶貴財富,要充分運用好,讓其成為推動發展的新動能,實現冬奧遺産利用效益最大化。”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是一場和平友誼的盛會、一場團結合作的盛會、一場鼓舞世界的盛會,蘊含著豐富的綜合價值——“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改變了世界冬季運動版圖;冬奧籌辦牽引京津冀協同發展,交出了成功辦奧和區域發展兩份優異答卷;冬奧會、冬殘奧會進一步提升了社會文明風尚,助力無障礙環境高品質發展;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為奧林匹克運動貢獻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站在新起點,搶抓新機遇。冬奧遺産推動著環境正影響、區域新發展、生活更美好,從體育強國建設到區域協同發展,從改善生態環境到助力鄉村振興,多個領域正加速破題。

  2019年底,世界上首條時速350公里的智慧高鐵——京張高鐵正式通車,聯結起京張“一小時經濟圈”。乘上冬奧快車,張家口的冰雪産業發展迎來重要機遇。北京冬奧會讓崇禮滑雪小鎮的名聲廣為傳播,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遊客,也改變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結構。如今,每5個當地人就有一人端起“雪飯碗”,從事和冰雪産業相關的工作,冬奧會的帶動作用正持續顯現。

  3月22日,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首批46個項目在張家口市集中開工,總投資達148.62億元。

  延慶奧林匹克園區作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形成的重要遺産成果,規劃了山地戶外運動核心區、室內休閒娛樂區和休閒度假綜合服務區,明確了四大發展定位——奧林匹克文化傳播中心,國際知名的冬奧遺産旅遊勝地;世界一流的高山滑雪、雪車雪橇比賽場地,冬季競技運動比賽和訓練基地;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大眾冰雪運動體驗基地;國內一流山地戶外運動中心,四季休閒度假目的地,力爭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山地及冰雪運動目的地。

  美好生活增添新色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堅持冬奧成果人民共用,通過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帶動全民健身走向縱深,通過産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通過提升公共服務水準改善人民生活品質,讓人民身心更健康、就業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實現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不僅為奧林匹克發展寫下濃墨重彩的歷史新篇章,也充分彰顯了辦賽服務人民、促進發展的宗旨和成果。7年來,我國冰雪運動需求高漲,冰雪産業熱度上升,市場發展空間潛力巨大。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京津冀、東北、西北等冰雪資源豐富地區駛上發展快車道,新增大量就業崗位,北京延慶農民滑雪隊隊員許可表示,“加入隊伍之前,在地裏幹活或者打點零工,每月也就一兩千元的收入,如今在滑雪場當教練,收入翻了番。”

  在張家口,隨著高新區冰雪運動裝備産業園和宣化冰雪産業園的興建,位於崇禮的雪場享受到産業聯動帶來的實惠。截至2020年,張家口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顯著提升,全市基本醫療保險覆蓋402萬人。12個貧困縣區、1970個貧困村全部摘帽脫貧。

  北京冬奧會期間,充滿高科技元素的冬奧場館不僅為全世界運動員提供了創造佳績的舞臺,還以其節能減排的設計理念,展現了中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

  近日,北京冬奧場館陸續面向大眾開放,發揮新的效用。4月10日,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了建設者及家屬開放日活動,並將於近期正式向公眾開放。未來,“冰絲帶”將著力打造集“體育賽事、群眾健身、文化休閒、展覽展示、社會公益”五大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冰雪運動中心,成為人民群眾體驗冬季運動項目的新地標。

  七年磨一劍,砥礪再出發。這幅冰雪畫卷,將呈現更為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26日 17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