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郭海龍:“新的飛躍”之間的辯證關係

2022-04-25 22:10:00
來源:中國理論網
字號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是中國共産黨第三個歷史決議,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決議》在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基礎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都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間存在著深刻的辯證關係,對擘畫中國未來具有戰略指導價值。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上下篇”關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肩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回答了歷史之問、解決了時代課題,是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個新的飛躍劃時代理論成果。

  歷史雄辯地證明,處理好“上下篇”關係是中國共産黨過去之所以成功、未來繼續成功的重要秘訣。從中國共産黨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期間,正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高瞻遠矚地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上下篇”的關係,反駁了“一次革命論”和“兩次革命論”,才指導中國先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開闢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大,經過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現在已經走過了“前半程”。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是主要歷史任務,以此為標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進入了“後半程”。與“前半程”“後半程”相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間,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指導思想的“上下篇”關係。

  作為“上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立有著清晰的歷史脈絡。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在這個時期,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徵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前半程”形成各種基本制度,使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老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發展的步伐。   作為“下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刻總結並充分運用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制度基礎。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升級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高遠的宏闊視野和深邃的戰略眼光聚焦“國之大者”,準確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對政治經濟文化、內政國防外交、治黨治國治軍等重大領域,做出了一系列理論指導和戰略部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升級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相應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升級版”。

  一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了系統性深化。這一思想明確發展公有制為主體的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供給側改革、需求側管理全面深化改革,通過“一帶一路”推動高水準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這一思想把政治建設放首位,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加強長期執政能力建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思想注重文化自信,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這一思想提出實施鄉村振興、健康中國戰略,建立全面覆蓋城鄉的醫療體系。這一思想涵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明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建設美麗中國。   另一方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大豐富和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和外延。這一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答了時代命題。一是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提出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作出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判斷,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方面,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強調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三是在全面從嚴治黨方面,提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這些戰略思想和創新理念,以全新視野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正是在回答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不斷深入推進所展現一系列時代之問過程中,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不斷深化,實現了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跨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升級版”。

  實踐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時代擔當和勇於創新的理論品格。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戰略指引下,我們黨必將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用鮮活的實踐經驗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出更多豐碩成果。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編譯局)】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