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應對疫情衝擊 中國經濟展現怎樣靈活和韌性?

2022-04-20 22:35:00
來源:看看新聞
字號

  針對當前疫情對於我國經濟的影響,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4月19日舉行的例行發佈會上應詢表示,疫情對於國內需求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經濟秩序將快速恢復,經濟運作會回歸正常軌道。

  紓困中小微企業 穩市場主體

063d746471736d3e40da84e28b5bf09b.jpeg

  在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還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在精準落實疫情防控舉措的基礎上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和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努力推動物流暢通,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同時將密切跟蹤大宗商品市場和價格走勢,持續加強監測分析,切實保障市場供應,加快優質産能釋放,強化儲備和進出口調節。

  國家發改委還特別關注到了疫情對服務業的影響,強調要加速推動政策落地扶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制定出臺了具體實施辦法,例如山東明確一半以上紓困政策可以“免申即享”、浙江構建了“1+5”服務業紓困政策體系等。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看來,穩住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就是穩市場主體,這涉及到千千萬萬人的就業和家庭的生計問題。而在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就是像倉儲、物流、餐飲、旅遊、住宿這些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行業,需要中央和地方形成合力,來幫助這些企業度過難關。

  此前一天,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著力穩定産業鏈供應鏈,通過2000億元科技創新再貸款和用於交通物流領域的1000億元再貸款撬動1萬億元資金。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日前透露,科技創新再貸款採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制,支援的企業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科技企業。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再貸款作為我國“寬信用”政策的一個重要舉措,可以有效幫助資金直達企業端,對於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而對於“用於交通物流領域的1000億元再貸款”,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認為,將進一步鞏固對於該行業的扶持力度,幫助其走出困境。

2.png

  穩增長 央企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面對疫情衝擊,中國經濟的“頂梁柱”-國有企業,在穩增長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4月19日介紹,一季度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萬億元,同比增長15.4%;實現凈利潤4723.3億元,同比增長13.7%;近六成企業凈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同時,彭華崗表示,一季度央企經濟效益穩步增長、運作品質持續改善,社會貢獻進一步彰顯。一季度中央企業上交稅費7348億元,同比增長20.9%,明顯高出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增速。

  張燕生指出,今年一季度由於疫情以及地區局勢的影響,給穩增長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在這樣的情況下,央企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成為了穩增長的主力軍,對穩民生、穩就業、穩市場預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發佈會上,國資委還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央企參與上海疫情期間的保供工作。

  其中,僅華潤萬家,疫情以來已累計為上海市民配送生鮮商品3186噸、常溫生活物資210余萬箱。

  位於上海化工區的華誼集團氯鹼公司,迅速新增3.5%濃度消毒液原液的生産線,截至目前,已生産併發放140余噸,用於方艙醫院、街道場所等環境和物體消殺。

  東方國際則為上海16個區的醫院、街道等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捐贈總數約60萬件、總價值超過5000萬元的愛心物資。

  張燕生表示,在與新冠病毒鬥爭的過程中,保民生、保物流、保醫藥是關鍵,這個時候央企必須講社會責任,要不惜代價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上海如何有序推進復工復産?

  眼下,上海也正多措並舉助推復工復産。

  近期,上海已印發實施重點企業保運轉試行工作方案,出臺工業企業復工復産疫情防控指引,並建立了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啟動實施復工復産。

  與此同時,長三角三省一市將進一步優化供應鏈保供“白名單”,共同保障推動長三角全産業鏈式協同復工復産。

  張燕生表示,協同就是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上海産業鏈、供應鏈的配套企業主要分佈在長三角地區,因此省域間、地市間的數字化、智慧化和自動化協同就變得非常重要。

  近一段時間來,蘇浙皖三省和各重點城市已組建工作專班,積極對接上海重點企業提出的配套供應訴求,全力協調産業鏈上下游企業生産、供應對接,暢通核心零部件、關鍵原材料等跨省市運輸,支援重點企業持續生産。

  張燕生指出,上海的汽車、整合電路等産業是全球性的,他們的復工復産影響的不僅僅是上海和長三角,因此需要全産業鏈全供應鏈的協同,這就不單單需要“白名單”制度,還需要打通物流等堵點。只有將“白名單”與掃清堵點相結合,才能有序推進上海的復工復産。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