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相對論大國季報|“保市場主體”就是最大的“保就業”

2022-04-20 15:45: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經濟學家問:三月份有很多變數,會為二季度經濟數據帶來怎樣的挑戰?

  卡車司機問:希望能給民生物資一條“綠色通道”,物流怎麼保通暢?

  高校畢業生問:“金三銀四”求職季,就業門檻怎麼過?

  4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2022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作情況。19日,央視新聞《相對論大國季報》連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和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共論答問。

  “關於中國經濟一季報,三位最關心的數字是什麼?”

  GDP同比增速,是大家的共同答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認為,一季度同比增長4.8%,增速高於去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非常不容易”。

  陳文玲也表示,這是“穩中有進”的表現,“開局穩”,來之不易。但她也向付淩暉提問,三月以來的諸多變數,在其中有多少體現,又會為二季度經濟帶來怎樣的挑戰?

  付淩暉坦言,三月以來,國際形勢變化較大,國內疫情衝擊明顯加大,經濟運作面臨壓力,但要看到,1、2月主要指標都保持較快回升,“其中有經濟恢復內在的趨勢變化,也有宏觀政策發力適當靠前的影響”。

  他給出三組數字——全國固定資産投資1-2月同比增長12.2%;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更為亮眼;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7%——“過去兩年的疫情應對中,我們都能有效阻斷疫情傳播,減少對經濟運作的影響,從未來發展看,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陳文玲補充説,當下,中國面臨輸入性通脹、疫情、輸入性産業鏈供應鏈斷鏈風險,疊加人為斷鏈和俄烏衝突,外部環境比去年惡化,加大了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的難度。不過,她也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們能看到中國的抗壓能力,中國的韌性、彈性和空間。完成全年5.5%的GDP增速目標有難度,但只要有充分準備,處理得當,全年經濟走勢可能會是前低後高,實現我們的總體目標。”

  除了GDP,管濤還重點提及一季度第一産業增加值6.0%的同比增速,“是增速最快的産業,背後反映的是中國農業生産形勢平穩,糧食價格穩定有保障”。他指出,考慮到最近外部形勢變化,大宗商品特別是能源和糧食價格上漲,中國糧食生産穩定,對國內物價穩定、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近來,伴隨著一系列一季度中國經濟數字的公佈,“産業鏈供應鏈”成為討論焦點。

  在4月18日的中國經濟一季報發佈會上,付淩暉回應媒體“關於停産對經濟的影響”時表示,一些疫情嚴重地區的企業出現停産減産,交通物流受到影響,也制約了工業生産。儘管存在這些問題和壓力,但是我們要看到,經濟繼續恢復還是有基礎有條件。

  從中央到地方,政策措施密集出臺。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要求努力實現“民生要托底、貨運要暢通、産業要迴圈”。

  央視新聞《相對論大國季報》節目中,卡車司機、長三角汽車零部件製造廠負責人等市場主體提出問題。

  交通部數據顯示,2020年,道路貨運作業1728萬貨車司機,完成了全社會貨運量的74%。曾援建火神山醫院的卡車司機丁澄表示,受疫情影響,前一段時間很多司機運營受阻,其中不少背負貸款,建議保障民生物資綠色通道,各地開設市場熱線。

  長三角一家汽車零部件製造廠的負責人也表示,受下游車企停産、上游原料物流阻斷的影響,四月以來,企業運營遇到一定困難。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坦言,受疫情衝擊的東南沿海工業重鎮,是我國貿易額佔比、GDP佔比最高的地區,“雖然衝擊可能是短暫的,用最多兩個月的時間可以控制住,但是它對全國對下季度對全年都會産生影響。”

  “從黨中央的新佈局,到政府和市場的響應還是很快的。”她強調,在疫情防控總方針不動搖的前提下,要真正做到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保證內迴圈不堵塞、不斷鏈。如交通部日前要求的“一斷三不斷”(堅決阻斷病毒傳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網路不斷、應急運輸綠色通道不斷、必要的群眾生産生活物資運輸通道不斷),“不被任何形式主義的東西打斷”。

  4月18日,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産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召開,部署了給予物流從業人員延期還貸等金融支援,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實現48小時內全國互認等重要舉措。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這一系列舉措反映了中國的體制優勢,但也需思考,未來怎樣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精準、科學地防疫,保持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付淩暉説:“産業鏈供應鏈受到的衝擊,到底會對我國經濟産生怎樣的影響,目前還很難從數據上明確得出結論,但我想,隨著相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我們的經濟迴圈會逐步通暢。”

  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求職者如何在春招中找到機會?一些“00後”畢業生,別出心裁地準備了視頻簡歷。

  “現在畢業生的創新意識和活力,超乎我的想像。”付淩暉説,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上個月上升了0.3個百分點,“其中有疫情帶來的部分人群就業難度增加,招聘不便等影響,相信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就業穩定是有基礎和條件的。”

  展望二季度,就業指標也是付淩暉最關心的經濟數據,在他看來,未來中國經濟向數字化、綠色化發展的大趨勢是持續的,相關市場機會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工業機器人等綠色低碳産品産量高速增長,智慧消費品的增長也很快,預示著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能否穩定就業實際上也決定著我們的經濟能否處在一個合理區間。”

  “保市場主體”就是最大的“保就業”。陳文玲表示,當前很多市場主體的“信心”所在,是怎麼渡過眼下的難關,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就業優先政策,“要加快把這些變成支援企業的行動、方案、路線圖、時間表,要保市場主體,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監製|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莊勝春 汪潔 丁沂

  記者|莊勝春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