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近鏡頭丨家喻戶曉的這句話是在這裡講的

2022-04-20 14:1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鐫刻著執政者奮進的步伐。4月18日起,新華社開設“近鏡頭 溫暖的瞬間”欄目,精心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精彩瞬間,講述每一張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句話在中國早已是家喻戶曉。

  2013年4月9日,剛當選國家主席不久的習近平來到海南省三亞亞龍灣玫瑰花盛放的田間。

  “你們常年都在這工作嗎?”“玫瑰花價格多少?”“一個月能掙多少錢?”習近平總書記走進花卉地裏,向正在作業的黎族花農仔細詢問。

  幾位黎族花農想和總書記合影,他欣然答應。看著大家頭上戴的黎家竹笠,習近平總書記説這竹笠很實用。站在旁邊的李玉梅摘下竹笠遞給習近平總書記,他雙手接過並戴在了頭上,周圍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拍完照,習近平總書記又雙手把竹笠戴回李玉梅頭上。淚水頓時從李玉梅的眼裏奪眶而出。

  臨走時,總書記意味深長地説:“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這是懂得中國社會的肺腑之言。只有把握了農村,理解了農民,才能真正讀懂中國。

  “我們這一代人有這個情結,一定要讓我們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特別是要扶農民一把。”“從農村出來的,對貧困有著切身感受”的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民有著特殊的感情。

  在一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曾説,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風雨無阻,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踏遍了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他多次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

  困難群眾是總書記心中最大的牽掛。

  在地方調研期間,經常到老鄉家裏轉一轉,親手摸一摸炕頭,試試暖不暖;翻一翻民生簿,算算增收賬;與村民們圍坐在火爐旁,探討脫貧之策……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山深處的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考察。總書記對鄉親們説,這次我專程來看望鄉親們,就是想實地了解“兩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還有哪些問題。

  黨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如今,海南花農李玉梅成為玫瑰種植能手。她高興地説:“終於過上了甜日子!”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接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在建黨百年之時如期實現。無數像李玉梅一樣的鄉親們擺脫了貧困,“過上了甜日子”。

  “看到群眾臉上洋溢著真誠淳樸的笑容,我心裏非常高興。”2020年,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喜悅溢於言表。

  總策劃:傅華

  總監製:張宿堂

  策劃:孫承斌 陳二厚

  監製:趙承 劉潔 孫志平 陳凱星 霍小光 賴向東 樊華 齊慧傑

  統籌:李忠發 吳丹

  文字:潘子荻

  攝影:李學仁

  視覺:畢曉洋 李京

  設計:焦旭鋒 殷哲倫 馬發展

  音頻:吳煒玲 董琳娜

  協調:胡若晗 王曉曈

  推廣:李明 趙鵬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