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

2022-04-12 09:1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命運與共全球發展倡議系列綜述)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人類社會。疫情反覆延宕,病毒變異增多,傳播速度加快,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深刻影響。

  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國際社會關注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緊迫問題,共同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新階段。全球發展倡議將抗疫和疫苗列入八大重點合作領域,為進一步凝聚全球抗疫合力,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指明關鍵路徑。

  促進共同發展,戰勝疫情是當務之急

  當前,一些發展中國家因疫返貧、因疫生亂,發達國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統計顯示,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億多貧困人口,近8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醫藥衛生等民生領域面臨困難。

  這場抗疫鬥爭也存在著國家和地區間不平衡。世衛組織今年1月發佈的數據顯示,一些發達經濟體正大範圍推廣疫苗加強針接種,非洲大陸接種率卻僅有7%。世衛組織194個會員國中仍有36個疫苗接種率不足10%,88個會員國不足40%。

  “國際社會應該加緊行動起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全力搞好疫情防控。這是當務之急”“抗擊疫情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最緊迫任務”……兩年多來,在一次次視頻、電話、信函等“雲外交”中,習近平主席談得最多的就是攜手抗疫,因為“這既是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要求,也是穩定恢復經濟的基本前提”。

  人民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如果人民健康水準低下,如果群眾患病得不到及時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力、傳染病流行,不僅人民生活水準和品質會受到重大影響,而且社會會付出沉重代價。習近平主席把抗疫和疫苗列為全球發展倡議八大重點合作領域之一,旨在通過各國加強合作,共同戰勝疫情,破解當前全球發展困境。

  團結抗疫和復蘇經濟,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兩大主張彼此呼應,正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一中國理念的世界表達,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面對疫情挑戰時的生動寫照。

  兩年多來,中國堅定不移地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堅定不移地為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抗擊疫情提供支援。中國始終把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産品,促進其公平合理分配,確保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

  “不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促進發展、保障民生置於全球宏觀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現有發展合作機制協同增效,促進全球均衡發展。”

  “中國將繼續高舉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堅持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這些中國主張,為世界戰勝疫情、贏得這場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鬥爭指明方向。

  以人民為中心,共同構築全球免疫屏障

  “我們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升全球發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努力不讓任何一個國家掉隊。”

  全球發展倡議最核心的理念是以人民為中心。在團結各國共同抗擊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全球戰勝疫情注入思想動力。

  從攜手30多個國家一道發起“一帶一路”疫苗合作夥伴關係倡議,到成功舉辦新冠疫苗國際合作論壇;從提出全球疫苗合作行動倡議,到向“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捐贈1億美元;從啟動“中國東盟健康之盾”合作倡議,到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啟動……中國努力讓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産品。

  在巴西,中國科興新冠疫苗年初獲批為當地6歲至17歲兒童和青少年接種,聖保羅馬塞利諾少校州900多所學校安全順利地迎來了新學期;在緬甸,中緬合作生産的新冠疫苗3月正式投産,計劃每月生産100萬劑;在塞爾維亞,歐洲首家中國疫苗工廠將於年內開始生産中國國藥新冠疫苗,助力滿足本國、巴爾幹國家及歐洲其他國家疫苗需求……

  一架架“疫苗航班”跨越山海,一座座疫苗工廠投入運營,一項項中國技術惠及普通民眾,書寫出一個個共抗疫情、共促發展的生動故事。

  截至目前,中國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1億劑新冠疫苗,全球使用的疫苗有一半是“中國製造”;中國最早支援疫苗智慧財産權豁免,率先同發展中國家開展聯合生産;中國在15個國家已經或正在建設疫苗原液灌裝基地,打造當地疫苗生産中心,並向有疫苗合作需求的國家提供相應技術支援。

  “中國努力向世界提供疫苗,為世界應對疫情作出巨大貢獻。”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對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解決全球發展不平等不平衡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團結合作,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世界各國要加強國際抗疫合作,積極開展藥物研發合作,共築多重抗疫防線,加快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在多邊主義遭遇逆流的當下,中國展現出同各國共克時艱、攜手戰勝疫情的堅定意志,彰顯出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堅定決心。

  3月15日,中國援柬埔寨中醫抗疫專家組赴柬開展對外醫療援助。6天后,中國援柬埔寨考斯瑪中柬友誼醫院大樓正式啟用,專家組的10名醫護骨幹向柬方介紹推廣疫情防控中國經驗,運用中醫藥組織開展救治工作,助力柬埔寨抗擊疫情。

  截至目前,中國與180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循證評價研究報告》;向34個國家派出37支醫療專家組;向國際社會提供了約3720億隻口罩、超過42億件防護服、84億人份檢測試劑。

  中國還承諾,未來3年內提供30億美元,用於支援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未來3年內再向東盟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用於東盟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繼續向亞太經合組織“應對疫情和經濟復蘇”子基金提供支援,助力各成員恢復和發展經濟……

  中國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攜手各國共克時艱,用實際行動踐行全球發展倡議,詮釋了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應有之義。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表示,中國秉持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積極推進抗疫國際合作,為世界上其他國家作出了表率。

  坦尚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漢弗萊莫西表示,中國始終積極參與並推動國際抗疫合作,向多個國家援助醫療設備和新冠疫苗,是多邊主義與經濟全球化的倡導者與支援者。

  人類是一個整體,地球是一個家園。面對共同挑戰,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堅持團結合作,共同落實好全球發展倡議,人類必將共創後疫情時代美好世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