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最閃亮的坐標】8歲時,他把烈士父親的日記捐給國家,時隔78年再次遇見它

2022-04-02 21:49:00
來源:交匯點新聞
字號

  交匯點訊 陶和壽的微信名叫“圓圓”。“我的生日是中秋節,八月十五團圓夜,所以父親給我取了小名‘圓圓’。”

  “圓圓”未滿周歲時,參加抗日的父親陶家齊、母親朱維珍慘死在日寇屠刀下。此後一生,他一直在尋找父親的“抗戰足跡”。

  去年發生的一件事,讓陶和壽至今欣喜。“整理父親英雄事跡的工作又前進了一大步——父親陶家齊的日記又重見天日了!”

  滿腔熱血投入抗日

  “1890年,我父親陶家齊出生在南京江寧湖熟鎮,家裏是經商的,年輕時他當過學徒,經過商,還參加過反清革命。”陶和壽介紹,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當時在上海的父親懷著滿腔愛國熱情,毅然投身十九路軍抗日。一次戰鬥中,他的耳朵被日軍炮彈震聾失聰。此後,他回到家鄉湖熟,先後擔任江寧湖熟燕丹鄉政府文書、代理鄉長等職。

  陶家齊烈士

  1937年底,侵華日軍攻佔南京。陶家齊義憤填膺,此時他雖已年近五十,仍抱抗敵之志,堅決不與日寇為伍。

  新四軍在1938年夏天到達江寧後,了解到陶家齊在湖熟,立即派人動員他參加抗日隊伍。陶家齊積極響應,發動愛國青年嚴必昌、戴如高等人組建了情報站,秘密幫助新四軍探送情報、懲治漢奸,還組織群眾籌集糧食物資和武器彈藥、營救傷病員。

  1942年6月,陶家齊被任命為江寧縣抗日民主政府赤山區區長。從此他以公開身份出現,積極開展抗日活動。日偽勢力視陶家齊如眼中釘,想盡辦法要逮捕他。

  “爸爸媽媽長什麼樣,我毫無印象”

  “爸爸媽媽慘遭日寇殺害時,我還是個嬰兒,他們長什麼樣,我毫無印象。”説到這裡,陶和壽不禁哽咽。

  1943年中秋夜前夕,四處奔走抗日的陶家齊在家中停住一晚,準備給小兒子生日一個驚喜。鄰村的漢奸得知陶家齊歸家,立即向日偽軍告密,盤踞湖熟的日偽軍警聞訊前去包圍。敵人逮捕了陶家齊夫婦,又放火燒了陶家。

  被捕後,陶家齊對日偽軍説:“抗日是我陶家齊一個人的事,不要牽連他人,這個小娃娃是鄰居家的放牛娃,你們抓他幹什麼!”這個鄰居家的放牛娃,真實身份是一名小通訊員,被敵人釋放後,狂奔回到陶家。此刻,陶家燃起熊熊大火,小通訊員衝進火場,救出襁褓中的陶和壽。而陶家齊夫婦被捕後,遭受了近三個月的酷刑折磨,仍然堅貞不屈,最終被敵人殘忍殺害。

  “我雖然不記得父親容貌,但從小就聽著父親的抗日故事長大,他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戰鬥一生的事跡一直鼓舞著我。”陶和壽説,為了理清父親的“紅色記憶”,他退休後用了20年時間,重走父親抗戰之路,行程逾萬里,走遍了父親戰鬥過的村莊,尋訪了30多位當年見證父親戰鬥、工作的高齡老人,拍攝了近萬張資料照片。

  《陶家齊日記》找到了!

  去年,雨花臺幹部學院副院長陳俊峰在“慶祝建黨百年 弘揚鐵軍精神——‘新四軍與南京’史跡展”中發現,有一本《陶家齊日記》,這本日記以前從未公開露面!

  日記從1938年2月11日開始,到當年5月5日結束,共54篇。翻開日記,一個有血有肉的烈士陶家齊形象在讀者眼前浮現……

  “余焚香靜坐,愁悶交加,默祝我軍勝利,救人民于水火。”面對國土滿目瘡痍,陶家齊心中感慨萬千,又滿懷希望。

  “自中日開戰以來,我機損失三百數十架,彼則損失三十余架,此種反宣傳只有我國汗(漢)姦信認,吾民決無承認之腦也。”這是陶家齊關於戰況失實宣傳的痛斥。

  陳俊峰立刻聯繫陶和壽,告訴他在南京市博物總館,珍藏著他父親的一份日記!

  聽到這一喜訊後,陶和壽驚喜萬分。在他童年的模糊記憶裏,一直有段關於“父親日記”的片段。“父親的日記本遺失幾十年了,難道這本就是我小時候大媽讓我捐給湖熟鎮政府的日記?”由於間隔時間久遠,陶和壽一直不能確定父親的日記是否留存於世。

  經過考證,這本日記的捐贈人正是當時只有8歲的陶和壽。

  “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這正是父親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祈禱父親母親在天之靈——欣慰永安!”清明節前夕,《南京市雨花臺烈士陵園保護條例》即將正式施行,陶和壽寫下了這段話。

  策劃:王曉映

  統籌:唐悅 金亦煒

  采寫:金亦煒

  通訊員:張洪 任欣捷

  視頻:滕升智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