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中安時評:讀懂“共同”內涵,端穩糧食“飯碗”

2022-04-02 15:06:00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眼下春管春播正由南向北大面積展開。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面對農業生産面臨的新挑戰,各地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著力壓實責任,共同端牢中國飯碗。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關係民心穩定,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是否順利推進,我們要提高對糧食生産的思想認識,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的特殊時期,想方設法抓好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糧食安全是國家發展的“穩定器”“壓艙石”,14億人要端穩糧食“飯碗”,我們在糧食安全問題上要做到一刻也不放鬆,要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到實處,更要攜手同心,共擔時代使命、共守耕地紅線、共履時代責任,讓每一個人都是構築糧食安全網的行動者,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築牢“大國糧倉”,是我們共同的使命。糧食穩,民心穩。夏糧佔全國口糧的四成,對保供給、穩預期意義重大。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夯實夏糧豐收基礎,築牢“大國糧倉”,就需要我們不誤農時不負春。一方面,要堅持科學種地,推動技術專家和技術人員下鄉鎮、下地塊,加強對種地的科學指導,以科技賦能田間地頭;另一方面,各個職能部門要主動行動起來,共同擔負糧食安全重任,要解決好春耕的“澆地難”問題,打通水利梗阻,推動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開展。

  守住“耕地紅線”,是我們共同的遵循。“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我們要夯實糧食生産之基,就需要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同時,要發揮制度優勢,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確保“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廣袤中國大地,要守住“耕地紅線”,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各級領導幹部的履職盡責,也需要基層黨員幹部的努力,更需要農民的自覺行動,推動落實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建設高標準農田、優化糧食生産結構等,讓“耕地紅線”成為大家共同的遵循。

  保障“春耕備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要讓春天的土地帶來夏天的豐收,就需要我們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保障“春耕備耕”,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強化政策的傾斜,為農民春耕備耕提供更多的幫助;農業公司也要統籌抗疫和春耕,確保農資穩定供應;農民要主動到田間地頭忙碌起來,推動春耕備耕工作落實。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要奏響夏糧豐收“前奏曲”,不僅要做好春耕備耕,也要加大農機使用範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更要做好市場糧食收購準備,充分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推動糧食生産確保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做好糧食安全保障工作是我們當前和今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一項基礎性工作,發展糧食生産,不僅要做好春耕備耕、科技賦能,更要加大獎勵力度,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實現糧食産量和品質的雙豐收,穩固“大國糧倉”,端穩糧食“飯碗”。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