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場遊戲一場夢:西式民主的異化與幻滅

2022-03-27 11:08: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曾幾何時,“歷史終結論”如同一劑迷藥,麻醉了自居冷戰“勝利者”的西方世界,讓他們陷入西式民主終將征服世界的顛狂妄想。

  “只有當潮水退去,才知道誰一直在裸泳。”三十年後,歷史沒有終結,終結的是“民主燈塔”的虛偽敘事和“輸出民主”的春秋大夢。

  縱然西方學界強詞奪理的嘴硬狡辯者有之,強行挽尊的文過飾非者也有之,但窘境之下,一些美歐學者終究不得不承認西式民主早已“榮光”不再、“活力”不復、“前景”不明。

  一場無法自拔的“民主遊戲”

  你一票、我一票的“民主選舉”一旦淪為金主操控、黨派惡鬥、政客牟利、媒體造勢的“政治真人秀”,民主制度就會停滯不前、日漸衰敗。

  其一,政黨惡鬥“玩過了”。

  “怎麼忍心怪你犯了錯,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西式民主體制的本質缺陷和程式漏洞讓本應代表選民利益的政黨淪為服務資本寡頭和政客前途的僵化集團。肆意濫用法律空白和選舉規則彼此傾軋,以實現選舉利益最大化,在西方世界早已見怪不怪。

  “傑利蠑螈”這個美式民主一手製造出的“怪獸”,最近再度發作、變本加厲。2022年2月7日,美國共和黨利用保守派大法官在最高法院佔多數的席位優勢,以5:4區區一票之差,推翻了地方法院關於修改亞拉巴馬州選區劃分的裁決。佔該州人口接近27%的該州非洲裔選民繼續被牢牢鎖在7個選區中的1個,超過四分之一的實際人口卻只能拿到最多七分之一的選舉權。不加遮掩的政治操弄之下,所謂選舉代表性、公正性的説辭已被徹底拋諸腦後。

  將一個國家法律條文的解釋權、裁決權賦予9個代表政黨意志的法官。讓一位法官的個人意見決定亞拉巴馬州100多萬非洲裔選民的投票權利。美式民主的荒誕與怪異可見一斑。

  其二,個人至上“玩砸了”。

  為了洗腦公眾、騙取選票,西方政客和精英階層大肆宣揚“個人自由”,最終釀成“個體民主”狂飆突進,社會撕裂積重難返。不同群體被隔絕於一座座“孤島”之上,社會心理極端化、狂熱化,嚴重反噬西式民主,聰明反被聰明誤。

  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兩大陣營不僅沒有像一些西方學者預測的那樣“相向而行”,反而由於極端派壓制溫和派導致“漸行漸遠”。美國政治光譜中的自由派被“政治正確”綁架,保守派則被“特朗普主義”收編。共和黨至今還在尋求為“佔領國會山”鳴冤翻案,甚至不惜排擠打壓持不同意見的本黨議員,延續特朗普式的政治癲狂。民調顯示,僅62%的美國人認為“佔領國會山”對民主構成威脅。在共和黨人士中,這一比例更是低至27%。

  政治場域淪為利益廝殺和身份衝突的“戰場”,對西式民主“遊戲規則”“公民責任”的懷疑、反感、蔑視正在急劇上升,民眾越來越傾向訴諸施壓、恐嚇、暴力等手段來表達政治態度。高達61%的法國人表示“理解針對議員的暴力行為”。美歐國家老師害怕學生、黨內議員害怕普通黨員……種種怪象正是西式民主痼疾沉疴的表症。

  其三,選民集體“玩膩了”。

  踟躕于“二十年等於一天”的消沉時代,看不到盡頭的民主異化、政治僵化讓西方選民淪為“工具人”,只能落入無奈與無助。對選舉無感、對未來無望的心態俯拾皆是,在年輕世代中更為普遍。

  近年來西方國家選舉棄投率節節攀升,這背後是選民對“偽民主”的反感與日俱增。達利亞諮詢公司研究結果顯示,73%美國民眾認為民主很重要,但僅有49%的人認為美國是民主國家,民主赤字率高達24%。

  根據蒙田研究所調查,法國2021年6月舉行的地方選舉中,18至24歲年齡段的選民棄投率高達87%。43%的青年人不知道自己是“左”還是“右”,55%找不到符合內心期待的政黨。OpinionWay公司民調顯示,逾半數法國人更希望由“專家團”而非“民主政府”來治理國家。

  德國羅伯特博世基金會報道指出,美、英、法、德和波蘭5國民眾中,超半數以上認為民主制度在當前狀況下“毫不奏效”。

  形式取代實質、程式背離價值的政治把戲之下,打著“民有、民治、民享”旗號的西式民主制度正在空心化、劣質化的軌道上一路狂奔,直至無人捧場、自娛自樂的尷尬境地。

  一場註定失敗的“霸權幻夢”

  在西方一些人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日本戰敗標誌著“民主”戰勝“獨裁”,蘇聯解體進一步宣告“民主”進入“全盛期”。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冷戰結束30年來,美國不遺餘力向他國“輸出民主”,消耗大量國力、造成無盡災難。然而驀然回首,相較于1945年,當下“自由主義政治”全球版圖並未發生顯著變遷。反倒是西方眼中的“敵人”“對手”層出不窮、更趨強大。西方正在戰略焦慮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法國歷史學家阿雷維哀嘆,西式民主遭遇危機之時,“自由主義”和“保守主義”兩大陣營都無法提供真實有效的政策選項,更無力展望未來,不僅在知識層面毫無建樹,在政治層面更是令人憂懼。

  “密涅瓦的貓頭鷹總是在黃昏起飛。”鑒往知來、冷眼向洋,西式民主面臨深刻製度性困境,且具有長期性趨勢。可嘆的是,美國及其西方盟友還在妄想通過內病外治、拉幫結夥來扭轉頹勢。烏克蘭危機的教訓足夠深刻——以所謂“民主”之名製造陣營對抗,無視他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毋庸置疑,這場“遊戲”玩得越是肆無忌憚,“玩完”的代價就越是不堪重負。“一天等於二十年”的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西方的這場春秋大夢還能做多久呢?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