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個《計劃》讓8500多萬人就業有章可循

2022-03-26 21:22:00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字號

  近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工作內容和政策措施。《計劃》將給殘疾人就業帶來哪些影響?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採訪了長期研究殘疾人就業問題的專家——首都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廖娟。

  數據顯示,我國殘疾人有8500多萬人。對於殘疾人來説,就業是他們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廖娟告訴記者,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的目的是為了就業。目前,對殘疾人的兜底政策只是保障最低收入,但從長遠看,只有就業才能有比較穩定的、更高水準的收入。《計劃》抓住了問題的關鍵所在,實現就業數量的增加和品質的提高,相信可以幫助更多殘疾人增收,提高生活水準。

  2016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發佈了實施《殘疾人職業技能提升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廖娟表示,相比上次的文件,本次《計劃》更細化、更全面,也更精準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讓實現殘疾人就業的穩定和增收有章可循。

  廖娟認為,此次《計劃》有三大亮點。一是將自主創業的殘疾人作為重點人群納入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範圍。“2016年的文件主要是針對已經在崗的殘疾人,但實際上很多殘疾人是生存性創業,而非發展性創業。”廖娟解釋説,這部分人因為在普通勞動力市場上難以就業,從而轉向自主創業。但這種創業往往是低水準的,所以在崗位技能培訓當中,納入自主創業的殘疾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是將殘疾人的職業素養納入培訓內容。《計劃》指出,指導用人單位和培訓機構將職業道德、品質意識、法律意識、安全環保、健康衛生、勞動保護和殘疾人權益保障等要求列入培訓內容。這一點讓廖娟深有感觸:“在調研時我們發現,許多僱主不願意招收殘疾人是因為難管理,難管理的原因之一是殘疾人職業素養不足,而《計劃》的實施將彌補這一局限。另一方面,對於許多殘疾人來説,沒有足夠的維權意識也會大大降低他們融入社會的信心。”

  三是直指痛點,強化了殘疾人職業培訓師資隊伍的培養。《計劃》提出,依託普通高校和特殊教育學校,建設5家國家級殘疾人職業培訓師資研修基地。廖娟舉例説道,一些定點機構每年都會有固定的培訓任務,但這部分師資力量往往是比較老化的,培訓內容也更新不夠及時。而現在數字經濟的發展給殘疾人提供了更多樣的就業途徑,也需要去充實這方面的一些師資,幫助殘疾人拓寬就業面。

  正如廖娟所説,隨著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其催生出的多種就業新形態為殘疾人實現人生價值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可能。《計劃》指出,要整合殘疾人線上培訓資源;適應新業態發展,引導和鼓勵開展電商客服、電商美工、電商運營管理、網路直播等新興項目培訓。“線上培訓在資訊發達的當下能夠向欠發達地區傾斜,向貧困地區傾斜,這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廖娟強調,《計劃》是圍繞提升殘疾人就業水準這個目標來制定的,但需要意識到的是,光提高殘疾人的就業能力還不夠,還得讓需求方多接納,所以僱主的培訓也非常重要。她呼籲,更多的用人單位轉變觀念,更多的就業服務人員提升技能水準,發揮好供給方和需求方的“橋梁”作用。(記者丁亦鑫)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