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中國風 盡顯東方美
剛剛結束賽事返回美國,單板滑雪運動員特莎 莫德就開始想念中國了。“我非常喜歡中國的美食及文化,真想再回去走走看看。”特莎 莫德真摯樸實的表達,也是很多參加北京冬奧會運動員的感受。
從充滿濃郁“中國風”的場館、美食,到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北京冬奧會不僅搭建起運動員同場競技的舞臺,也架起了中華文明與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透過冬奧會這扇窗,世界看到了自信、開放、包容的中國形象。
盛會恰逢佳節
當冬奧會與中國年相遇,無處不在的中國元素和生動鮮活的中國印記,給世界留下了一段溫暖難忘的美好記憶。
春節期間,走進北京冬奧村,“福”字當頭、燈籠高挂,“中國紅”與“冰雪白”交織,濃濃年味撲面而來。各國運動員在訓練之餘,貼春聯、學寫毛筆字、看舞獅,紛紛參與“一起過大年”“一起上冰雪”“一起享未來”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國的飲食文化更令他們讚不絕口。從餃子、烤鴨,到火鍋、春卷,國際奧會禮賓顧問亞歷山大 莫斯耶娃感嘆説:“我從來沒吃過這麼多好吃的東西。”
這是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他表示,沒有什麼比以冬奧會開啟虎年更美好的了,冬奧會和春節相逢是完美的組合,“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在北京過春節,非常開心。”
2月15日,適逢元宵佳節。冬奧村裏,各國運動員吃湯圓、看花燈、猜燈謎;在“冰立方”、五棵松體育中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製作了花燈送給記者和運動員。元宵節的習俗中,有火樹銀花的璀璨,也有如意圓滿的祝福。
不只是傳統佳節,賽場內外,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展現文化魅力,也成為冬奧舞臺的一道風景。從開幕式上如詩如畫的二十四節氣展示,到閉幕式上一曲“長亭外”折柳相送,世界為中華文化的豐厚底蘊而動容;從長袖若舞的“雪飛天”,到流光溢彩的“冰絲帶”,人們沉浸在意境高遠的東方美學之中;從取源古代同心圓玉璧的獎牌,到名為“瑞雪祥雲”“鴻運山水”“唐花飛雪”的頒獎禮服,一個生機盎然、可親可愛的中國呈現在世界面前。
攜手奔赴未來
“這些徽章太漂亮了,而且非常獨特,我會把它們擺在書桌上很久很久。”緊張精彩的冰壺項目混雙迴圈賽後,美國隊隊員克裏斯托弗 普利斯收到了中國選手范蘇圓、淩智贈送的“冰墩墩”奧運紀念徽章。雙方合影留念,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冰壺是一項社交性很強的運動,運動員之間都是非常友好的關係。”淩智表示,賽後美國隊隊員在更衣室也回贈了徽章。徽章雖小,意義卻深,它們見證著運動員之間的深情厚誼,映射出文化交流的奪目光彩。
當牙買加選手本傑明 亞歷山大打開北京冬奧組委為運動員準備的背包時,他驚喜地看到了長春小朋友侯加齊送給他的一幅畫:幾位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賽場上為了夢想全力衝刺。感動之餘,亞歷山大給侯加齊發郵件表示感謝,沒想到又收到一個2分鐘的視頻。“他們整個班級都在為我加油,這是我冬奧之旅中最溫暖的回憶。”亞歷山大説。
冬奧會期間,7500幅中國各地青少年的繪畫作品,成為送給世界各地冰雪健兒的美好祝福。一張張畫作,猶如一個個“漂流瓶”,不確定會出現在哪名運動員的背包裏。當運動員在發佈會上、在冬奧村的墻壁上、在社交媒體上展示這些畫作時,原本相隔山海、素不相識的運動員和孩子們,用祝福結下這份“冰雪緣”。
當“冰立方”的冰壺賽道上響起來自國外的古老樂音,當國外運動員在中醫藥體驗館跟著人工智慧學打五禽戲……一幕幕畫面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東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鑒也因此彈奏出更為動聽的旋律。
點燃參與熱情
歌詞朗朗上口,旋律歡快動聽,一首《一起向未來》伴隨著北京冬奧會唱遍大江南北、傳至世界各地。在此基礎上,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聯合多部門發佈《一起向未來》音樂短片,百餘名知名音樂人、運動員代表聯袂出演,以歌咏志,以影抒懷,向世界展現“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相知與認同,點燃全民參與冬奧的熱情。
繼2008年成功舉辦夏奧會後,北京成為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座“雙奧之城”,火炬傳遞、頒獎儀式等活動都體現了傳承、創新。“在火炬傳遞路線上,第一站奧森公園是2008年奧運會的遺産,下一站冬奧公園是北京冬奧會的遺産。冬奧公園在賽後將被打造成全程馬拉松基地。”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陳寧説。
如何營造出濃厚的冬奧城市文化氛圍,讓更多人共用辦奧成果?北京冬奧組委會同13個省份,在全國範圍內建設了30個冬奧文化廣場,參與指導42個冬奧社區、20個冬奧文化公共示範設施。多方協作織就一張立體的冬奧文化網,讓冰雪夢想照進每個人的現實生活。據了解,截至2月24日,相關活動和設施已經服務了超百萬人次。
冬奧會期間,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街道,家庭冰壺比賽、冬奧知識大講堂等活動輪番上演,居民們積極參與;在河北省,民間藝人創作出銅雕等作品,為冬奧盛會獻上美好祝福……一項項特色文化活動讓人們收穫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也讓奧林匹克精神在更多人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