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遲日大:推動更多中國律師參與國際組織

2022-03-01 09: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解説】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涉外法治建設被提到了新高度。全國政協委員遲日大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應大力推動更多中國律師參與國際組織,分享中國智慧,提高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遲日大現為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監事長、吉林功承律師事務所主任。過去幾年,他的多份提案都得到了落實。今年是他連續第二年關注“中國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問題。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遲日大

  現在涉外法治人才隊伍的建設在我們目前看是一個短板,我們無論是數量還是品質,(與)涉外經貿的發展不相匹配。這個隊伍的構成我想應該是高數量的、高品質的,它具體的表現應該在既懂得外語,又懂得涉外法治工作的規則,又懂得世貿工作的規則和經貿發展的趨勢和經驗,它是一個複合型的、跨境的人才(隊伍)。(在)現有的國際經貿規則的完善修訂這樣的一個過程中,要有中國的聲音,要有中國的方案、中國的智慧。

  【解説】四十多年來,中國律師服務領域從傳統的民商事、刑事辯護拓展到金融證券、智慧財産權保護、涉外法律服務等眾多領域,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同步壯大。

  遲日大在日常法律服務中明顯感到,近些年涉外案件有增長態勢,但由於對國際經貿規則、外語等掌握不熟且缺乏相關經驗積累,這類案件已經對律師和地方法官構成一種挑戰。

  遲日大認為,“高素質涉外律師”應該具備國際視野、國家情懷,精通外語、國際法和國際經貿規則,同時還要有應對複雜涉外法律事務的綜合能力。

  選拔這樣一批人需要龐大的國內涉外法治人才隊伍作支撐。值得一提的是,吉林功承律師事務所是中國第一批涉外法律人才聯合培養基地之一。

  遲日大建議,探索在中央和地方設立“涉外法治研究中心”,遴選優秀執法人員、法官、檢察官、律師、高校教師等擔任研究員,研究涉外法治問題,構建涉外法治工作職業共同體。

  【同期】全國政協委員 遲日大

  我們要實行涉外法治人才輸出去的戰略,向國際這些經貿組織派送我們培養的大批的涉外法治優秀人才。比如我們向聯合國這樣的組織之外,還有像國際商會、國際保護智慧財産權協會等這些經貿組織來輸送我們的涉外法治人才。

  記者 呂盛楠 郭佳 長春報道

[責任編輯:孫海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