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鄉村振興開局良好,造血更持續有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勝利召開一年來,各地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和拓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幹勁闖勁十足,鄉村産業發展穩中有升,各地脫貧村發展呈現欣欣向榮良好局面。脫貧攻堅時期,我們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幫扶轉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各地幹部群眾沒有停歇,而是更加奮發有為,通過更多有益的嘗試讓“造血”更持續、健康、有力。
脫貧攻堅殷實成果逐步顯現,鄉村振興基礎堅實。從山頂搬到山下,從茅草房搬進樓房,從過去洗澡難到如今隨時用上熱水,從過去單一飲食到如今豐富的餐桌,從過去廣種薄收到如今在現代工廠園區上班……脫貧村的老百姓改變的不僅是過去的生活方式,更是改變了過去的生産方式,徹底扭轉了衛生健康條件差、生活居住環境惡劣、生産基礎條件薄弱的局面。
山河依舊,換了人間。位於四川大涼山深處的彝族同胞,如今家家用上嶄新的傢具,裝上了熱水器電磁爐,手機看視頻成為大家消遣方式。改變的不僅是居民的物質生活水準,更關鍵的是居民們的思想,“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唯有辛勤勞動才能致富”“一定要讓孩子好好讀書,讓知識改變命運”,在積極思想的帶動下,鄉村處處朝氣蓬勃。
面向市場産業升級持續增收更有力。鄉村振興開局一年來,各地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程中,更注重對産業品質、産業競爭力的培養。過去農産品附加值低、種類大同小異,“土特産”幾乎是共同的標簽,同質性強市場議價能力弱,市場稍有波動就可能滯銷。現如今,一些地區根據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將原來的劣勢轉化為優勢發展高端現代農業;一些地區産業以市場為導向,針對不同地域人群喜好提供差異化産品,定位更加精準,客戶需求更加滿足,牢牢佔領了市場;一些地區引入龍頭企業,動員全村開展規模生産,標準化作業、持續技術創新、精細市場調研、市場渠道開拓,村民收入顯著提升。告別“土特産”的粗放式經營,鄉村産業科技含量更高,市場適應性更強,鄉親們的持續增收更有保障。
人才回鄉創業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近年來,鄉賢的示範帶動作用令人驚喜,往往是一鄉賢一項目帶動全村參與投入,他們如同一劑催化劑,激發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早期外出創業的優秀人才更易接受新事物,掌握一定的技術和渠道,對市場行情更加敏感,對當地條件配套更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更貼近老鄉們的生活習慣、生産習慣、思想水準。人才回鄉帶回去的不僅有資金、更重要的是發展的想法和成功的示範。不僅與周邊村民共用生意經,還能帶動就業促進增收,涌現出多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經濟合作模式。
讓造血更持續健康,歸根到底是要擺脫過去原始生産生活的束縛,提升産業的價值,激發村民內生動力,一年來各地通過探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鄉村振興邁出了堅實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