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光明網評】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2022-02-12 22:55:00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字號

  作者:張銳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經濟學教授

  虎年開春,國家發改委負責人在談及我國經濟形勢時明確表示,“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由此釋放出的不僅僅是2022年我國經濟向好趨勢不會改變的強烈信號,也完整概括了支撐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韌性與未來潛力,經濟保持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疫情之下,去年我國GDP超過114萬億元,巨大的經濟總量顯示出綜合國力顯著提升,説明我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果,也説明我國經濟抗風險、抗衝擊能力增強。財政收入方面,2021年全國實現20.25萬億元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進賬。特別是,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7萬億元,同比增長34.30%;中央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萬億元,同比增長30.3%。這些集約化、規模化程度非常高的企業與行業無疑成為了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從要素條件看,我國不僅産業體系完備,産業可控程度較高,而且國內主要産業鏈上下游供求關係基本進入日益優化與良性迴圈狀態:一方面,通過持續多年的供給側改革,過剩與冗余産能基本出清,低端競爭得到充分擠壓,産品供給結構更為優良與合理;另一方面,去年國內整合電路産量較上年增長33.3%,汽車晶片等“關鍵産品”的自主供給量能有望持續放大。同時,國內上游供給端要素短缺瓶頸得到破解,煤炭産量快速回升,煤炭優質産能釋放,電力供應平穩有序,主要能源供給進入到價穩量足的市場狀態。更關鍵的是,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40萬億元,數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而且數字技術對傳統産業的改造力度日漸強化。

  進一步解讀 “三駕馬車”更能觸摸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後續豐沛量能。在投資方面,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13.5%,顯示實體經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支撐力度顯著提升;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表現亮眼。對先進製造業與新興産業的傾斜投資,有利於打牢實體經濟增長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根基,培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引擎,相比于傳統製造業,這些高端先進製造業的倍增效應將更加穩定持久。

  消費方面,去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4萬億元,而從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看,七天假期全國非現金支付14.9萬億元,同比增加16.2%,春節假期國內旅遊收入2891.98億元,電影票房超60億元……從中可以看出消費升級趨勢愈發分明,國內消費市場潛力巨大。另外,去年CPI僅上漲0.9%,今年物價將繼續在低位運作,民眾建立起了樂觀消費預期,由此對擴大內需戰略産生的支撐力不言而喻。

  應當承認,由於後疫情時代其他國家産品的替代效應,中國出口不可能持續出現前兩年“井噴”的局面,而且增速邊際可能放緩,但是,我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目前已經降至16%,同時作為“外貿鞏固提升年”的有力之舉,日前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再增加27個,總數達到132個。相比于傳統貿易,跨境電商交易匹配度與效率更高,而且距離消費者更近,有利於拓展廣闊的出口市場。另外,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今年正式啟動,區域經濟一體化賦予國內出口的全新動力有望超預期。(張銳)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