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2年中國航太發射任務將實現多個“首次”

2022-02-10 09:12: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記者從《中國航太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發佈會上了解到,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目前正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進行發射前的測試工作。此次發射的長征八號採用了全新的構型,將一次發射22顆衛星。

  長征八號是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當中的最新型號,可以承擔80%以上的中低軌發射任務。據介紹,長征八號遙二火箭將於二月底至三月初在文昌發射場擇機發射。此次任務是長征八號火箭不帶助推器的新構型首飛。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副主任設計師 陳曉飛:雖然説長八遙二是一次新構型,但是長八遙一的設計當中,其實已經兼顧了有助推器和沒有助推器兩種狀態。我們最開始就踐行了一種模組化的一個設計思路,所以時間比較短的情況下,還能高效完成一個全新火箭的設計。

  據介紹,此次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將發射22顆商業衛星,這也將創造我國一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紀錄。除了長征八號遙二火箭外,長征八號今年還將完成一發火箭總裝,七發火箭投産工作,為後續以網際網路星座組網等重大工程做好支撐。

  長征十一號火箭今年將進行兩次海上發射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今年我國海上發射能力將進一步提高,長征十一號火箭將進行兩次海上發射。同時,新型商業火箭捷龍三號首飛也將在海上完成。

  據介紹,在海上進行航太發射能夠大幅解決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安全性問題;同時,可以靈活選擇發射位置,從而能夠適應不同類型衛星的發射需求。今年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將進行兩次海上發射,將進一步提升發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形成簡潔、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 龍威:後續我們也想通過再多打幾發,形成海上發射固定的模式,提高效率。

  此外,我國新型商業運載火箭捷龍三號將在今年進行首飛。捷龍三號是一款“高性價比、高可靠、快履約、快發射”的中低軌道固體火箭,500公里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5噸。此次首飛,捷龍三號將採用全新的發射平臺在海上進行發射。

  航太科技集團一院長征十一號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副總指揮 龍威:捷龍三號火箭的能力同等能力相當於是長十一火箭運載能力的三倍,瞄準8月底完成首飛。它是一個全新的發射支援系統,它要驗證這個大噸位的火箭在海上這種熱發射的安全性技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