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2008年到2022年——國際人士談中國14年變化

2022-02-10 09:1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2月4日,奧運火炬時隔14年再次在“鳥巢”點燃,北京由此成為世界上首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一起向未來”,這兩屆奧運會之間,中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世界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一些國際人士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給出了他們各自的見解。

  14年間,體育運動在中國成為風尚

  “回想2008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北京,觀看第29屆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盛事。當時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個令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時刻,還看到中國稱雄于獎牌榜,展現了一個體育大國的形象。”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 Chatterjee)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

  2008年夏季奧運會之後,中國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國家隊在歷屆奧運會獎牌榜上穩居高位,民間也興起以運動為榮、以健康為美的風尚。有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健身房數量不到3000家,到2019年已有10萬家之多;微信運動、悅跑圈、咕咚等各種運動軟體近年來層出不窮。

  2015年7月,國際奧會宣佈第24屆冬季奧運會和冬殘奧會主辦權花落北京。這點燃了中國人對冬季運動的熱情。據北京奧組委介紹,截至2022年2月6日,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經達到3.46億人,超額完成“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常啟德來自印度,那裏氣候炎熱,沒有春夏秋冬,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儘管他謙稱“對冰雪項目一竅不通”,但這並不妨礙他熱愛運動。“預防非傳染性疾病”和“保持身心健康”,是促使他堅持鍛鍊的兩個重要原因。來北京工作後,他一年四季都熱衷於瑜伽和跑步。他説,這得益於北京空氣品質的改善,他也受到了中國民間運動氛圍的感染。

  “長久以來,崇尚健康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從中國武術的悠久歷史中可見一斑。如今,在中國的街頭和公園裏,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傳統體育活動,而且還多了很多現代運動項目,比如籃球。”常啟德説。

  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並實施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常啟德表示,聯合國將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力爭實現2030年“健康中國”的願景。

  奧運會不僅促進了中國民間體育的普及,也推動了社會公平與進步。常啟德認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是一個最佳範例,“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後,中國政府採取了改善殘疾人生活的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無障礙法規,保障他們作為社會平等成員的權利。”

  中國社會的無障礙化進程,並沒有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閉幕而終止。此次北京冬奧會發佈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將形成一套具有參考意義的標準,持續推動中國社會的無障礙化進程。

  正是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聯合國各駐華機構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加深鞏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説,大約從北京夏季奧運會前兩年開始,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UNV)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與北京志願服務聯合會一道,開展了長達15年的志願服務培訓項目。該項目為2008年奧運會培訓了8000多名奧運會志願者,又為2022年冬奧會培訓了1.9萬名奧運會志願者。白雅婷表示,冬奧會結束後,該項目將在平臺上分享城市誌願者的經驗和故事,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志願服務精神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進程中的重要性。

  14年間,中國用不同元素表現文化自信

  人們還記得,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色彩斑斕的煙花照亮了“鳥巢”的夜空。在體育場正中央,巨幅卷軸緩緩展開,“活字印刷”“京劇崑曲”“功夫太極”輪番上演,正在崛起的中國把五千年文明的壯麗畫卷展現給了全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中國人對全球主義的浪漫想像和美好期待。

  而在這次冬奧會上,宏大變為精巧,繁複化作簡約,科技取代人山人海製造出視覺盛宴。這場簡約、綠色、安全、精彩的冬奧開幕式,同樣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表現。

  冬奧會開幕式的簡約之美,讓崇尚“精緻美學”的日本觀眾産生了深深共鳴。當二十四節氣的倒計時停止在“立春”那一刻時,開幕式正式拉開序幕。光與影的幾何之美,演繹出草長鶯飛的盎然春意。這讓日本某組織青年負責人南秀一(Minami Shuichi)驚艷並備感震撼。

  “我的家人、朋友、同事,還有社交網路上的網友都説,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燈光秀美輪美奐,嘆為觀止。張藝謀真的太了不起了!”南秀一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冬奧會開幕式提醒人們一個事實:人類必須重新學會與自然共處,並團結一致應對全球性危機。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肆虐,國際社會對日本能否順利舉辦奧運會普遍心存疑慮,日本國內要求取消奧運會的呼聲也很高。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派出龐大隊伍赴東京參賽,充分體現了對日本舉辦奧運會的支援。這份情誼令南秀一至今難忘。作為日本國民,她祝願北京冬奧會同樣取得圓滿成功。今年是中日邦交恢復正常化50週年,她也希望北京冬奧會“可以成為促進兩國友誼的契機”。

  來自法國的CGTN主持人奧利維爾格蘭德讓(Olivier Grandjean),是在奧地利駐華使館內觀看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直播的。一群紅衣少年隨著國際奧會保留曲目《想像》的旋律,穿梭在似波浪又似流沙般的魔幻舞臺上,腳下的輪滑拖曳出長長的藍色軌跡,顯示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格言,格蘭德讓的情緒“燃”到了頂點。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坦言,他是甲殼蟲樂隊的“鐵粉”,而約翰列儂的這首經典作品,正是“希望、和平、愛的偉大象徵”。

  “我熱愛這樣的罕見時刻——所有人積極進取、追求夢想、忘卻紛爭,和平慶祝人類的傑出才能和青春的非凡勝利。這正是奧運會的魅力所在。”格蘭德讓説,北京冬奧會給世界各國提供了難得的交流機會,向全球傳遞了希望與團結的共同信號。

  世界青年大會(WAY)秘書長艾迪奧拉帕肖拉裏(Ediola Pashollari)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體育和藝術總是能把人類團結起來,這與人們的年齡和出身無關,但年輕人和志願者們在冬奧會開幕式上的表現尤為出色,“他們的創造精神、出色表演和熱情好客,以及作為東道主的每個中國人,都值得鼓掌和歡呼”。她説,“這場開幕式讓我們看到,即使我們正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寒冬中經歷艱難時期,但春天總會到來,希望總會破土而出”。

  14年後,中國面臨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14年後,奧林匹亞的火種又回到了北京。然而,2022年的中國,面臨的卻是一個完全不同於2008年的世界。

  “今天,國際形勢變得更為複雜,各種挑戰層出不窮。”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青年團國際局副主席、安卡拉哈吉拜拉姆維利大學助理教授蘇婭尼爾汗阿西卡林(Suay Nilhan Acikalin)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此時舉行的北京冬奧會,是“人類通過團結一致改變和拯救世界”的最佳明證;提出“一起向未來”則是中國努力打破國際關係壁壘、與其他國家建立新紐帶的關鍵。

  2021年11月,聯大通過名為“通過體育和奧林匹克理想建立一個和平、更美好的世界”的決議,表達了對北京冬奧會的期待:“2022年北京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借助體育的力量,營造和平、發展、堅韌、容忍、諒解的氛圍,推動世界前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説過,“奧林匹克運動展現了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合作與團結、才華與包容。”白雅婷認為,古特雷斯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向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北京冬奧會是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之間進行合作、達成共識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機遇。

  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日趨頻繁的自然災害和氣候危機讓越來越多的人流離失所,全球兩極分化自冷戰結束後達到新巔峰,大大小小的衝突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為此,中國與172個國家在冬奧會開幕前向聯合國大會共同提交奧林匹克休戰決議,呼籲各方以對話消弭分歧,以合作替代對抗,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於這一充分體現奧運精神的倡議,常啟德深表贊同。回顧過去半個世紀的歷史,他肯定了中國在維護以聯合國為主的多邊治理體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是聯合國維和經費的第二大出資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在履行《巴黎協定》、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等方面,“中國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在俄中友誼、和平與發展委員會青年理事會成員、上合組織青年理事會成員、“金磚國家百名傑出企業家獎”主管塔季揚娜謝利維爾斯托娃(Tatiana Seliverstova)看來,俄羅斯總統普京訪問中國並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意義重大。她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普京總統此訪北京,對俄中政治經濟關係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下,俄中兩國政治互信度上升至歷史新高,兩國關係的穩固,對國際社會的合作與安全有著重要影響。

  作為學者,蘇婭認為,土耳其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合作夥伴,土中兩國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應該在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強關係。説到北京冬奧會,蘇婭表示,“‘一起向未來’的口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政治理念的映照,而‘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了對人類團結精神的尊重。正如國際奧會主席巴赫所言,奧運會總是搭起溝通的橋梁,而不是豎起一道道高墻。‘一起向未來’的精神必將與北京冬奧會一起載入史冊。”

  本報北京2月9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文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