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青春”之名——“疫”線志願者的春節堅守

2022-02-06 16: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2月5日電 題:以“青春”之名——“疫”線志願者的春節堅守

  新華社記者

  虎年新春,我國散發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佳節團聚,無數志願者逆行“疫”線,為百姓的平安堅守。

  千禧之年出生的劉欣怡,是天津理工大學大三學生,也是一名年輕的黨員。1月8日奧密克戎疫情突襲天津時,她恰巧在濱海新區中塘鎮參加基層實踐鍛鍊。幾乎沒有猶豫,她轉換身份,成為一名志願者。

  轉天清晨,劉欣怡已經站在了中塘鎮全員核酸檢測的一線,從協助搭建場地,到負責村民資訊核驗,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卻也有滿滿的自豪。

  劉欣怡在天津市濱海新區中塘鎮核酸檢測現場。(受訪者供圖)

  在劉欣怡的主動請纓下,她見證了天津市四輪全員核酸檢測的全過程,參與了中塘鎮3個村莊、園區的核酸檢測工作。“當中塘鎮最後一輪全員核酸陰性結果公佈時,我激動得想哭。”她説,更令她難忘的,是村民們把熱騰騰的饅頭送到她的手上、村裏的老黨員戴著黨員徽章來報名做志願者……

  帶著難忘的記憶,劉欣怡春節期間回到了位於天津市河北區的家中。然而這幾日,她家附近的小區陸續被劃為疫情風險區域。劉欣怡決定再次“逆行”。

  “我已經積累了經驗,這次我想用自己的行動,讓鄰里過一個平安的春節。”劉欣怡説。她第一時間在社區群裏報名做志願者。如平日一樣支援她的父母,也提出想與她一起參與到志願服務中去。“我們現在隨時待命,只要社區需要,就全力投身其中。”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鏖戰”中,越來越多的年輕力量走上了志願一線,點滴微光匯聚。“最近我朋友圈被‘志願紅’刷了屏,很多同學都在積極參與志願活動。‘00後’長大了,可以挺身而出了。”劉欣怡笑著説。

  這個春節,在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浦沿街道冠新佳苑小區,也有不少志願者堅守在“疫”線。

  連日來,杭州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1月29日深夜,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佈通告,冠新佳苑小區被劃為中風險地區,小區700多戶居民進入“人員只進不出、嚴禁人員集聚”的居家隔離時間。

  “90後”志願者胡嬌嬌(左一)在協助登記進入小區的物資。(受訪者供圖)

  傳遞溫暖,凝聚起更強大的力量。今年19歲的傅杭婷是大一新生,她主動報名志願者崗位。“隔離疫情風險,但隔離不了溫暖。這幾天杭州時常有雨雪,居民會給我們送暖寶寶;手提物資太累,居民又把推車和三輪車送了過來。”她説。

  “我們從不是獨自戰鬥。”25歲的志願者尹浩軒説,他們一般值班到晚上10點,之後由社區和街道的黨員幹部輪班,一同築牢封控區的疫情防線。

  冠二社區組織委員彭冬才介紹,截至目前,冠新佳苑“志願者先鋒隊”已經發展到44名成員,其中有39名“90後”,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這些年輕的力量,大多是附近小區的住戶,他們有的來自河北,有的來自安徽,有的來自江西;有的從事採購,有的是教師,有的是程式員……

  “90後”志願者傅揚榮(左一)協助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發放生活物資。(受訪者供圖)

  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堅守“疫”線的溫暖故事也正在發生。

  1月25日,有“百年口岸”之稱的中俄邊境城市綏芬河市發生新一輪疫情。

  “00後”小夥兒李鑫是東北農業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家就在綏芬河。疫情發生後,放寒假在家的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徵集志願者的消息,二話不説就報了名。

  為嚴防疫情擴散蔓延,綏芬河市對城區實行嚴格管控。1月27日,李鑫開始上崗工作,他值守的地點在綏芬河出入城口。

  “您好,請出示行程卡、核酸報告、掃健康碼……”每當有車輛進入,李鑫都要引導駕駛員進行登記。此刻的綏芬河,最低氣溫達零下20多攝氏度,空曠的郊外,寒風則更烈一些,已經在室外站崗一個小時的李鑫被凍得手腳發麻。

  除夕當天,剛好趕上李鑫值班。和往常一樣,他早上7點就來到卡口。“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人身邊過除夕,但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個除夕。”李鑫説。

  在李鑫所在的卡口,一半以上的志願者都是“00後”或“90後”,在綏芬河“疫”線,他們交出了一份“青春答卷”。

  當前,綏芬河已連續多日確診病例“零新增”,李鑫依舊堅守在志願崗位上。“這個假期意義非凡,相信我們很快能夠戰勝疫情。”李鑫説。(記者白佳麗、黃筱、劉赫垚、徐凱鑫)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