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華全媒+|隔離轉運組,這次“家”是目的地

2022-01-31 10:31: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天津1月30日電 題:隔離轉運組,這次“家”是目的地

  新華社記者白佳麗

  臨近春節,高貴崗又把自己“裝”進了防護服中,開啟了連續幾個小時不能吃喝的“常態”。但他的心情,卻已與往日不同。

  “之前,我們是接奧密克戎感染者密接、次密接人員去隔離點集中隔離,但現在,我們是接結束隔離的他們回家過年!”高貴崗輕快地説。

  1月8日天津通報本輪疫情起,這座近1400萬人的城市已鏖戰20余天。近期,隨著一批批治愈患者出院,一輛輛載著解除隔離人員的大巴車返回,這座城市正在春節前漸漸復蘇。

  高貴崗和同事們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抗疫歷程。

  作為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法院的一名司法警察,2年前高貴崗主動請纓,走上了防疫一線。從交通運輸執勤,到幫助企業復工復産,再到隔離轉運組,他的軌跡與天津的防疫軌跡交疊。

  2020年9月,高貴崗主動加入了津南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應急處置組,負責接駁境外航班及火車站、機場返回津南相關人員的轉運工作。“轉運工作離病毒很近,風險很高。但我也曾是一名醫務工作者,我應該上!”高貴崗説。

  高貴崗在執行任務前。(受訪者供圖)

  而後,每當有抵達津南區的相關人員,高貴崗便和同事們組成了封閉管理的重要一環,統計數據、確認人員、維持秩序、安全轉運,每一個節點都要細之又細。

  2022年1月8日,天津出現本土奧密克戎疫情,津南區成為“風暴眼”,連續多天出現新增病例,多個區域被劃定為封控區。

  阻斷傳播極快、隱匿性極強的奧密克戎,確診病例相關密接和次密接人員的轉運工作必須爭分奪秒。第一時間,高貴崗與同事們投入到這場與時間賽跑的工作中。

  “第一次一下子連續工作了46小時,幾乎沒有合一下眼。”高貴崗説,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最長單次任務歷時12個小時,除了體力上的考驗,更難的是只要穿上了防護服,就只能水米不沾,更無法上廁所。“出發前我們不敢吃飯、喝水,隊員們穿上成人紙尿褲,然而一天下來褲子都是濕的。”説到這句時,高貴崗哽咽了。

  困難不僅來自身體,更來自工作中的挑戰。

  “需要轉運的隔離人員有老人、孩子,大家難免情緒緊張。所以他們的每件小事,我們都要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妥善解決。”高貴崗説,有人家中有寵物,他們就需要把寵物轉運到寄養點,有老人不方便走動,就需要推輪椅,設置人性化通道。

  轉運組成員的防護服上,會寫上自己的名字。(受訪者供圖)

  年關將近,津南區隔離人員陸續開始解除隔離。“恰巧,這幾天是解除隔離的小‘高峰’,我們就想讓大家儘早平安回家過年。”高貴崗説,他們已把解除隔離的時間精確到小時,轉運車輛第一時間就可以到達隔離點,在交警、社區等相關人員的協助下,“形成一個回家的安全閉環”。

  這場“硬仗”下來,高貴崗黑眼圈黑了,臉也瘦了一圈,甚至有幾個同事因為連續工作病倒了。但想到即將到來的勝利和已經臨近的春節,他心裏多了些寬慰。畢竟,現在“家”成了隔離人員的“目的地”。

  然而,為了讓更多人過上一個團圓的春節,高貴崗和同事們卻無法與家人團聚了。

  他的妻子付欣然,是天津市定點救治醫院海河醫院的藥劑科藥師。眼下,她正在抗擊奧密克戎的最前線,守護著確診病例的平安。

  對於3歲的兒子,高貴崗難得有時間給他説話。“我給他説,爸爸媽媽在外面打病毒,勝利了就能回去,他好像聽懂了。”高貴崗説。

  “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我們也能把家變為目的地!”高貴崗説,這是他當下最大的心願。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