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事關電力供應、冬季採暖……開年首場新聞發佈會,發改委回應這些經濟民生熱點

2022-01-18 22:37:00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字號

  2022年電力供需形勢如何?國內煤炭供應是否有保障?供暖季天然氣能否持續穩定供應?……1月18日召開的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新聞發佈會,對多個經濟民生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2022年如何保障電力供應?充分發揮各類電源保供作用

  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2021年我國用電需求快速增長,部分地區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一些地方出現了短時限電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全力增加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全國供用電秩序很快恢復正常,目前運作總體平穩。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作調節局局長李雲卿表示,綜合研判,預計2022年全國用電量及最高用電負荷仍將較快增長,與此同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碳達峰碳中和等多個目標,對電力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全力做好電力保供工作,為經濟社會穩定運作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充分發揮各類電源保供作用。堅持規劃引領、“全國一盤棋”,在落實調峰資源和消納市場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全力提升供應保障能力和優化能源結構。結合各地新上調峰機組進展和電力保供需要,科學推動煤電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製造“三改聯動”,將在役機組供電煤耗均降至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下,更好發揮煤電機組的支撐性和調節性作用。

  二是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推動跨省區輸電通道加快核準,並儘早開工、儘早投産,有效提升大範圍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充分利用全網統一調度優勢,做到餘缺互濟、峰谷互補。落實跨省區優先發電制度,科學制定跨省區電力平衡方案,切實增強全國整體保供能力。建立健全跨省區優化調度的市場化機制,促進供需總體平衡。

  三是發揮電力需求側管理保民生作用。指導各地加強可中斷負荷資源建設,以市場化方式引導用戶錯峰避峰用電,控制不合理用電需求,堅決守住確保民生用電底線。引導全社會科學用電、節約用電、錯峰用電。

  國內煤炭供應形勢如何?完全有能力保障合理用煤需求

  李雲卿表套粒既示,2021年四季度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織湯、地區和重點企業,全力推動煤炭保供穩價,取得階段性積魔保量極成效,為下階段煤炭供應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的來看國內煤炭供應是有保障的。

  一是生産能力有保障。組織晉陜蒙等煤炭主産區增産增供,煤炭生産水準迅速回升,據統計局數據,2021年全國煤炭産量40.7億噸,完全有能力保障合理用煤需求。

  二是運輸能力有保障。近年來,持續加強煤炭集疏運建設,煤炭運輸能力大幅增強,四季度國家鐵路電煤運輸同比增長了20%以上,北方煤炭港口吞吐量連創歷史新高,煤炭運輸需求能夠較好保障。

  三是儲備能力有保障。加快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近年來重點地區儲備能力持續提升,政府可調度的儲備資源大幅增加,在煤炭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1月16日,全國統調電廠存煤1.66億噸,可用21天,處於歷史同期最高水準。

  四是重點用煤有保障。2022年繼續推動發電供熱用煤中長期合同全覆蓋,進一步夯實煤炭供應基本盤。從初步匯總數據看,目前各地區已完成銜接的合同量比去年增加近7億噸,大部分省份已實現了發電供熱用煤合同全覆蓋。

  供暖季天然氣保供情況如何?資源供應充足能夠確保溫暖過節

  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李雲卿表示,總體看,入冬以來我國天然氣保供情況好于往年。當前,全國天然氣資源供應充足,能夠確保春節假期人民群眾溫暖過節。

  從資源供應看,全國儲氣庫庫存、沿海LNG儲罐罐存、國家管網公司管存一直處在高位運作。從需求保障看,落實供暖季合同量超過1700億立方米,北方地區取暖等民生用氣得到充足穩定供應,燃氣發電、化肥生産等重點領域用氣也得到較好保障,截至目前全國一直未出現“壓非保民”情況。從價格運作看,國內市場天然氣價格基本穩定,用氣高峰期甚至同比下降,遠低於全球市場氣價水準。居民生活等民生用氣價格保持穩定。

  李雲卿表示,為保障天然氣持續穩定供應,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進一步深化天然氣産供儲銷體系建設,紮實做好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將組織全面簽訂和履行好天然氣中長期合同,及早落實資源,嚴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氣秩序穩定。今年推行單獨簽訂民生用氣合同,要把民生用氣保障工作做得更紮實、更到位;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以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為重點,推動國內天然氣增儲上産,夯實國內資源保供的基礎;加快提升儲氣調峰保供能力,壓實各方責任,加強調度和考核,全面推進儲氣設施項目建設,增強高峰調節能力。

  春耕備耕農資是否有保障?春耕肥儲備正有序入儲

  民以食為天,農業穩天下安。春耕備耕即將到來,今冬明春化肥等農資的生産、流通備受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表示,2021年下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了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開展了一系列保供穩價工作。

  其中,生産方面,保障化肥生産用煤用電用氣供應,指導地方建立工作專班保障重點化肥企業開足馬力生産,通過這些措施,近期化肥産量同比增加。

  流通方面,近一段時間,供銷社系統充分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作用,積極與上游重點生産企業開展産銷對接,加大備肥力度,庫存較前期持續增加。儲備方面,國家春耕肥儲備正按要求有序入儲,後續將根據各地春耕啟動時間,于2022年3至5月間投放市場。此外,2022年新增一定規模的夏管肥臨時儲備,將陸續于2月底前增儲到位。

  金賢東表示,綜合各方面情況,2022年春耕化肥供應是有保障的,但考慮到生産成本進一步大幅回落的難度較大,預計春耕化肥價格可能仍將高位運作。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行業運作監測,保障煤炭、電力、天然氣、硫磺等化肥生産要素供應,進一步發揮進出口調節、儲備吞吐等對化肥市場保供穩價的積極作用,同時大力推動化肥減施增效,指導農民科學用肥,多措並舉做好今冬明春化肥保供穩價工作,全力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力夯實夏糧豐收基礎。(記者 汪子旭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商林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