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金觀平:“三大支柱”撐起全民養老保障網

2022-01-08 11:5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前不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這意味著人們期待已久的養老保障第三支柱有望提速壘高,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向多支柱均衡可持續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社會保障水準應隨經濟發展進程不斷提高。退休金,也稱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是最主要的養老保險待遇。儘管已實現基本養老金17年連漲,但是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加劇及保持養老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雙重壓力,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既是國際通行做法,也是我國完善養老保險全覆蓋的重要舉措。

  目前,我國已初步搭建起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三支柱”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然而,第三支柱相比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存在明顯短板。在替代率方面,第二和第三支柱替代率加起來不到7%。要想“三足鼎立”支撐起全民養老保障網,第二支柱與第三支柱需儘量提升替代率。

  第二支柱方面,“十三五”期間在制度建設、基金規模、投資效率等方面,迎來歷史未有之大發展。但是,為緩解企業經營負擔,我國持續降低了基本養老保險中企業和個人上繳的比例,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大的進展。同時,養老保險要想實現全覆蓋,還應緊隨經濟發展步伐,為更多人群如靈活就業人員提供適合的養老保障服務。因此,萌芽狀態的第三支柱未來增長潛力被寄以厚望,將對提高個人養老金的收益起到關鍵作用。

  完善養老金體系,應從結構均衡處著眼。要完善制度設計,合理劃分國家、單位和個人的養老責任,為個人積累養老金提供制度保障。這就意味著,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應當從頂層設計上調整養老金結構,統籌協調三大支柱之間的對接機制,做好稅收優惠政策對接,投資管理對接,繳費、賬戶記錄和基金轉移接續對接等方面的工作,為第三支柱發展提供更多成長空間。

  規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之本。按照國際慣例並總結國內試點經驗,個人養老金將有望建立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願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援,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如何讓老百姓看得明白、搞得懂、好操作,讓參與各方有章可循、制度運作可監測可檢驗,關鍵是要科學合理設置退休儲蓄計劃賬戶,開發真正具備養老功能的專業金融養老産品,建立統一的個人養老金資訊歸集平臺,以便嚴格監督管理,完善配套政策實施。(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責任編輯:王炬鵬)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