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精準小額信貸助農增收

2022-01-08 09:5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近年來,安徽省靈璧縣積極落實脫貧小額信貸政策,堅持“貸得到、貸得快、用得好、還得上”原則,努力實現符合條件、有貸款意願的脫貧戶“應貸盡貸”,鞏固了脫貧成果。

  針對貧困農戶普遍存在的“四難一怕”問題,即“選擇産業項目難”“籌集發展資金難”“生産經營管理難”“拓展市場銷售難”,“怕虧本折錢”貸款還不了而“不願貸”“不敢貸”問題,靈璧縣創新推出了“一自三合”金融脫貧模式。靈璧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唐銳介紹,“一自”即有自主發展能力和發展條件的貧困戶,通過戶貸戶用自我發展扶貧産業,獨立經營實現增收脫貧;“三合”即採取合夥、合作、合營模式,在貧困戶貸款後與他人合夥生産經營,或者加入、抱團成立農民合作社,通過社員合作或與龍頭企業協作合營的方式化解風險,形成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

  保障脫貧信用貸款的順利發放和精準使用是金融推動脫貧群眾穩定增收的關鍵。靈璧縣探索創新金融扶貧新機制,設立了縣、鄉、村三級金融扶貧服務站。“通過金融扶貧服務站,強化扶貧小額信貸過程管控,通過優化流程,減少申報材料,縮短辦貸時間,提高放貸速度,以組織建設助推金融扶貧提速增效。”靈璧縣農村商業銀行副行長代召雲説。

  靈璧縣開發區西集社區貧困戶西中軍在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的幫助下,前兩年申請扶貧小額信貸5萬元,建設溫室大棚,發展綠色蔬菜種植。現在,西中軍共有3座溫室大棚,一年可盈利3萬元,實現了增收脫貧。

  在靈璧縣大廟鄉殷莊村村部廣場上,記者看到三台紅色的新農機一字排開。“兩台打捆機,一台摟耙機,三台農機共65萬元。”殷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磊告訴記者,“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靠貧困農戶單幹,誰家都買不起農機,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村裏按自願原則,以16戶脫貧貸款戶為基礎,創辦了農機合作社,集中使用農戶貸款購買農機,為收糧提供機械化服務。據估算,這三台農機及農機合作社有望為每戶脫貧貸款戶年均增收5000元至6000元。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靈璧縣通過“一自三合”模式累計投放扶貧小額貸款11.67億元,獲貸脫貧戶24872戶,其中,2021年新增2708戶,新增貸款金額1.32億元,為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注入了金融活水,形成了農村産業發展、農民穩定增收、信貸資源滾動增長的良性迴圈。(梁 睿)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