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億劑!中國是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2022-01-05 08:47: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張佳星

  非洲的比勒陀利亞、歐洲的凱奇凱梅特、大洋洲的莫爾斯比港……

  這些遙遠國度、陌生城市的名字,很少有人全部聽過,更別提去過;

  南美洲的布宜諾斯艾利斯、亞洲的伊斯蘭堡、北美洲的墨西哥城……

  這些獨具特點的美麗城市,不少人心嚮往之,卻很少一一走遍。

  小小的中國新冠疫苗卻身負使命,到過它們中的每一個。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裏,中國新冠疫苗走遍六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已對外提供近20億劑新冠疫苗,成為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來了!中國疫苗!”這句話以千百種不同的語言口耳相傳,在起伏反覆的全球新冠疫情中傳遞應對的信心。

  在中國以外地區,每3次新冠疫苗的接種中,便有一次使用的是中國新冠疫苗。中國新冠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産品,彌合“免疫鴻溝”,為全球疫苗公平分配作出重要貢獻。

  為結束新冠大流行,從無懈怠

  結束新冠大流行,成為全球人民最緊迫的新年願望。

  在不久前的新聞發佈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呼籲各國更公平地分享新冠疫苗、加強全面防護,2022年有望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嚴重期。

  免疫屏障的建立無疑會為新冠肺炎大流行按下“剎車鍵”,乃至“終止鍵”。從5個月前的7.7億劑,到兩個月前的16億劑,再到今天的20億劑,中國疫苗生産企業從無懈怠,與病毒賽跑,為在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建立免疫屏障源源不斷捐助、供應中國新冠疫苗。

  “一年來,我們加速擴大産能、踐行疫苗合作、致力消除‘免疫鴻溝’,讓世界共用中國科技抗疫成果。”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説。

  “中國的新冠疫苗企業在保障國家需求的同時,成功地向全球供應了疫苗,給世界傳遞了信心,為世界帶來了希望。”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兼CEO尹衛東説。

  擴大産能,提高可及性

  在全球建立免疫屏障,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缺一不可。國藥與科興研發的新冠疫苗此前先後被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全球認可。

  在可及性方面,由於中國新冠疫苗無特殊儲運要求,僅需常規的醫藥冷鏈運輸,在2℃至8℃之間有效期長達一年,這為全球各國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奠定了重要的可及性條件。

  同時,為了提高新冠疫苗可及性,中國企業大幅擴大産能,保障疫苗供應。

  通過加強工藝創新研發、實施高標準工程建設、完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生産線及車間投産,中國疫苗企業快速擴大産能。據介紹,國藥集團先後建成3個P3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和6個P3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産車間,年産能超過70億劑,以滿足國內外新冠疫苗需求。科興公司在過去一年有多期新冠疫苗生産車間建成並投入運營生産,年産能大大提高。

  傾囊相授,合作生産

  比起“生産、運輸、接駁、交接”一系列流程才能完成新冠疫苗的供應,在當地生産更加便利直接。

  就在十幾天前的2021年12月22日,緬甸工業部與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簽署新冠疫苗半成品供應協議。不久後,國藥疫苗將在緬甸下線,直接供應當地。

  通過傾囊相授、合作生産的方式,中國新冠疫苗已經實現了多國的當地生産。國藥集團先後與阿聯酋、塞爾維亞、摩洛哥等國進行生産合作,並將繼續同東南亞及南美多國合作探索海外建廠。科興公司在埃及、智利等國投資建設疫苗生産工廠、研發中心,不僅幫助當地更高效地獲得新冠疫苗,還幫助當地打造更具韌性的疫苗産品生産、供應和分發鏈條。

  加強疫苗科研合作,支援疫苗企業同發展中國家聯合研發生産;堅持公平公正,加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疫苗力度,落實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22年全球接種目標;支援世界貿易組織就疫苗智慧財産權豁免早日作出決定,鼓勵疫苗企業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技術……在不久前的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團結行動 共創未來”的中國方案,全球矚目。

  迎接2022年,應對新冠病毒持續變異、讓更多發展中國家建立起免疫屏障、儘快戰勝新冠疫情、構築全球疫苗防線,中國正以實際行動展現出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