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攜手並肩,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解讀

2021-12-01 16:5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攜手並肩,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解讀

  新華社記者伍岳、馬卓言、朱超、魏董華

  “我相信,在中非雙方共同努力下,這次中非合作論壇會議一定能夠取得圓滿成功,凝聚起中非27億人民的磅薄力量,推動構建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

  11月29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同舟共濟,繼往開來,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11月29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同舟共濟,繼往開來,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這次備受矚目的會議是中國今年面向發展中國家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中非友好大家庭克服困難、齊聚一堂,共同規劃中非關係未來發展方向。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回顧總結中非關係發展經驗,擘畫中非合作新藍圖,並宣佈一系列對非合作新的重大舉措,為中非命運共同體向更高水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32字總結中非友好合作精神

  中非關係為什麼好?中非友誼為什麼深?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首次提出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真誠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主持公道、捍衛正義,順應時勢、開放包容”。

  11月29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同舟共濟,繼往開來,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劉彬 攝

  中國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新烽表示,自埃及成為首個同中國建交的非洲國家以來,中非開啟外交關係至今已有65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既是對65年來中非交往合作經驗的系統總結,也為未來中非關係進一步發展提供啟迪。

  11月29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同舟共濟,繼往開來,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中非關係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李新烽説。

  人們不會忘記——50年前,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將中國“抬進聯合國”;2008年,當中國遭受特大地震災害時,非洲國家人民慷慨解囊支援中國人民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

  “中國永遠不會忘記非洲國家的深情厚誼。”習近平主席的話語飽含深情。

  “中非友誼歷久彌堅。”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院長王珩説,半個多世紀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遠涉重洋援建坦讚鐵路;2014年,非洲幾個國家暴發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後,中國義無反顧伸出援助之手。在國際場合,中國堅定支援非洲國家實現民族獨立,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尚比亞魯西瓦西湖畔的少年兒童歡迎坦讚鐵路的列車通到他們的家鄉(1976年攝)。新華社發

  李新烽表示,中非雙方高水準政治互信與深厚情誼,元首外交的引領在其中尤為重要。特別是2013年以來,中非高層交往的頻次前所未有,向全世界展現了中非關係的高水準——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就遠赴非洲,至今已四次訪非,足跡遍及非洲東西南北中;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同與會的50余位非洲國家領導人逐一會面,先後出席近70場雙多邊活動;

  2020年6月,習近平主席以視頻形式主持召開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

  疫情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後同非洲各國元首通話17次,保持了中非高層交往的密度和熱度……

  “九項工程”勾勒中非合作新藍圖

  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宣佈未來三年中非合作“九項工程”,涵蓋衛生健康、減貧惠農、貿易促進、投資驅動、數字創新、綠色發展、能力建設、人文交流、和平安全各個領域。

  這是2019年4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莫三比克萬寶莫桑農業園的水稻田。萬寶莫桑農業園是中國在非洲最大規模水稻種植項目,極大地緩解了莫三比克糧食短缺問題。新華社記者 張宇 攝

  王珩表示,“九項工程”勾勒出中非未來三年合作的具體藍圖,同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和北京峰會分別宣佈實施的“十大合作計劃”和“八大行動”自然銜接,彰顯了中非合作的一貫性、全面性。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高度評價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以來雙方合作取得的成果,“3年多來,中非雙方並肩攜手,全力推進落實‘八大行動’等峰會成果,完成了一大批重點合作項目”。

  “重落實”是中非合作論壇的鮮明特徵。成立21年來,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已經舉辦7屆部長級會議、3次峰會,從中非雙方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推動實施了一系列支援非洲發展、深化中非友好互利合作的重大舉措,給雙方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李新烽説,目前,中非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在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中非政治互信日益牢固,務實合作碩果纍纍,人文交流空前密切,相互支援愈發堅定,論壇已經成為新時代引領國際對非合作的一面旗幟。

  王珩説,習近平主席此次提出的“九項工程”適應非洲大陸的現狀與特點,充分回應了新形勢下非洲人民的關切,是一種“精準合作”。“落實‘九項工程’將有助於推動中非合作提質升級,向更深更實、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這與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支援非洲發展夥伴倡議’目標一脈相承。”

  這是2019年12月13日拍攝的肯亞加裏薩光伏發電站。新華社記者 謝晗 攝

  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出席第76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時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國際社會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中非共同發起“支援非洲發展夥伴倡議”,強調各國應當在尊重非洲主權、傾聽非洲聲音的前提下開展對非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為非洲人民的福祉多做好事,多辦實事。

  分析人士認為,“九項工程”抓住了“發展”這個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與非盟《2063年議程》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度契合,推動落實“九項工程”將為中非合作注入新動力。

  “只有非洲成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才能成功。”在聆聽習近平主席演講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我讚賞中國為非洲發展所發揮的作用”。

  攜手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主席在29日的主旨演講中就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提出四點主張——

  “第一,堅持團結抗疫”;

  “第二,深化務實合作”;

  “第三,推進綠色發展”;

  “第四,維護公平正義”。

  2020年9月2日,在幾內亞首都科納克裏一個核酸檢測取樣點,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與當地工作人員合影。新華社發(專家組供圖)

  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2018年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主張。

  這些年裏,習近平主席推動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一以貫之,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也在不斷豐富,路徑愈發清晰。

  “此次提出的四點主張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與時俱進的時代性。”李新烽認為,團結抗疫是當下中非合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宣佈了包括提供10億劑疫苗在內的一大批具體抗疫援助,這延續了中非合作求真務實的優良傳統,也是對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有力詮釋。

  2021年2月10日,在赤道幾內亞馬拉博,工作人員在機場整理轉運中的中國新冠疫苗。這是中國政府向非洲國家提供的第一批疫苗援助。新華社發(李博遠攝)

  “加強數字經濟合作”“倡導綠色低碳理念,積極發展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理直氣壯堅持發展中國家的正義主張”……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

  王珩説,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中非雙方面向未來攜手應對全人類共同挑戰,在全球議題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一大鮮明特徵。

  目前,幾乎所有論壇非方成員都加入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大家庭。專家表示,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路徑、新平臺,“一帶一路”合作在非洲基本實現“全覆蓋”,將為構建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發揮重要作用。一項項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的實現,將把命運與共的理念落到實處,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必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樹立典範。

  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和非洲更需要團結合作。本屆論壇會議的舉行必將推動中非政治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提質升級,推動構建高水準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