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疫情再度惡化,“等於拿著‘泰坦尼克號’的船票”

2021-11-24 17:37: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距離2021年結束還有一個多月,美國又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跨過了一個令人警醒的時間刻度。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1日,美國至少有771013人死於新冠肺炎。另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在2020年,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總人數為385343人。這意味著,美國2021年截至目前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已超過2020年的總死亡人數。美國近日重新開放了邊境,疫情防控形勢愈發嚴峻。

  確診病例激增

  近來,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呈現不斷惡化趨勢,多項疫情核心指標居高不下。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021年11月23日6時22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達47861585例,累計死亡病例772157例。在過去24小時裏,美國新增確診病例137939例,新增死亡病例1051例。

  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次突破10萬,美國又回到今年8月份夏季新冠肺炎高峰的水準。對此,美國傳染病專家福奇表示,未接種疫苗的人群,是美國社區感染的主要來源,在當前符合接種條件的美國人中,仍有超過1/3的人還沒有接種疫苗。

  受新增確診病例激增的影響,美國多州新冠住院患者人數也不斷增多,不少醫院的承載能力已逼近極限狀態。據《紐約時報》統計,全美目前超過20個州都面臨新增住院病例激增的狀況。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1月18日的14天時間裏,新罕布希爾州、密歇根州和明尼蘇達州是全美住院病例增速最高的3個州,其中,新罕布希爾州過去14天新增住院病例數增長了45%。當地衛生官員表示,該州當前疫情的嚴峻形勢和去年冬季十分相似,這代表著今年冬季確診病例激增潮已經開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談及美國的疫情防控形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張騰軍對人民日報海外版表示,整體而言,美國最近這段時間的疫情主要還是德爾塔變異毒株所産生的一連串後續效應。美國當下的疫情還屬於一個很難管控的階段,形勢相當嚴峻。

  疫情的持續蔓延挑戰著美國醫療系統的極限。壓力之下,大批醫護人員無奈離開了這個必須直面傷痛和死亡的職業。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自2020年2月至今,這一行業已經流失了約50萬名員工。“美國醫療衛生行業正面臨‘大出血’。”美國《大西洋月刊》報道稱,自疫情開始以來,每5名醫護人員中就有一人辭職。

  多重撕裂凸顯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稱,傳染病專家分析認為,德爾塔變異毒株的肆虐、疫苗接種率停滯不前以及過早放鬆的口罩令,是此次美國疫情反撲的重要原因。

  近日,《紐約時報》在評論中,給美國政府這兩年的抗疫表現打出了不及格的分數。評論稱,人們本以為,美國完全有能力應付好這場疫情。“畢竟,美國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受認可的公共衛生機構之一美國疾控中心,還有許多世界領先的制藥公司和研究機構。”“但美國的表現是如此差勁。”文章認為,這深刻表明,美國各大機構是多麼腐朽無能,其制度也面臨一定程度的失靈。

  該評論文章梳理了美國政府抗疫的種種失策之處:疫情開始時,美國各機構沒有及時開發測試劑以掌握病毒在美國的傳播情況;疾控中心直到2020年4月才建議人們戴口罩;監管機構未能向人們提供必要的檢測工具;醫療系統存在功能障礙以及黨派紛爭導致美國的疫苗問題政治化加劇等。

  “自去年以來,美國的疫情防控就像一盤散沙,至今仍未形成共同意見。無論是戴口罩,還是接種疫苗,各種疫情防控措施背後都有濃重的政治化、宗教化和意識形態化因素。”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魏南枝對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表示,自去年3月至今,美國社會內部多維度撕裂相互交織,以疫情防控形勢出現惡性迴圈的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這種撕裂不是因為疫情才出現,而是早已有之,只是因為疫情而進一步凸顯。

  魏南枝認為,美國抗疫政策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當第一波疫情席捲美國時,特朗普政府消極抗疫,急於甩鍋,錯失抗疫良機;第二階段,兩黨嘗試合作抗疫,如通過一系列抗疫法案等。但去年大選在即時,兩黨互相扯皮,再加上弗洛伊德事件引發的大規模抗議遊行活動和急於推出經濟復蘇計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抗疫效果大打折扣;第三階段,拜登政府上臺以後,積極推動戴口罩和打疫苗等抗疫政策,但是到州政府和民眾的具體實施層面又屢遭抵制。作為聯邦制國家,美國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抗疫等公共衛生事務管理上擁有主導權,並不完全按照聯邦政府政令行事。此外,由於對自由文化的過分推崇,美國內部的人員流動無法禁止。這導致美國疫情不斷出現反彈的局面。

  “特朗普政府基本採取完全放棄的疫情防控策略。為了使自己的連任盡可能免受疫情影響,特朗普政府一開始就否定疫情的嚴重性和抗疫政策的有效性。這導致美國去年幾乎沒有任何限制措施,甚至沒有有效實施一個完整的全國性疫情防控政策。美國去年疫情防控全面崩潰,為今年疫情繼續加劇埋下禍根。”張騰軍認為,拜登政府上臺以來,美國的疫情防控政策相對穩定。這種穩定是在一定程度控制疫情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為恢復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提供便利條件。拜登政府認為疫情是不可能得到徹底控制的,希望以這種方式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狀態。因此,整體的防控政策時松時緊,疫情嚴重的時候稍微收緊一點,疫情松下來的時候又盡可能放開口。這種政策不僅沒有讓疫情得到任何有效緩解,還反覆出現新的高峰。

  形勢不容樂觀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和評估研究所預計,到2022年3月,美國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將達86.3萬人。最壞的情況下,會有將近20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據美國《國會山報》11月20日報道,美國前衛生局局長傑羅姆亞當斯預計,接下來幾週,由於美國民眾聚集過節,新冠肺炎病例的冬季激增幾乎是必然,關鍵在於嚴重程度。他認為,美國民眾對於疫情的現狀有些樂觀了,並警示人們要在感恩節假期期間加強防疫。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目前,新冠肺炎已被證明是一種持久的威脅,即使一些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地區,仍面臨疫情再次暴發的風險。

  “更高的疫苗接種率確實有助於降低疫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但問題是,美國政府缺乏足夠的執行力去確保疫苗接種率。最近幾個月,美國接種疫苗的速度已明顯放緩。如果只是單純依靠提高疫苗接種率,美國的疫情防控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張騰軍認為,拜登政府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在疫苗問題上著手,而是要在更加普遍的防控政策上多下功夫。

  “美國有一個錯誤的認知:好像有了疫苗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了。實際上,過度依賴疫苗本身就是不明智的。因為病毒是不斷升級的,而疫苗研發生産的速度可能跟不上新冠病毒變異的速度。”魏南枝認為,疫情防控可能還是需要回歸一些最基本的方式上,如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

  重開邊境也給美國的疫情防控帶來更多不確定性。自11月8日開始,在為了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而關閉邊境逾18個月之後,美國向33個國家(即巴西、中國、印度、伊朗、南非、愛爾蘭、英國和歐洲26個申根國)的公民重新開放。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來自以上國家的非美國公民,如果能提供疫苗接種證明和3天內的新冠檢測陰性證明,就可以前往美國。而一些被美國允許入境國家的疫情形勢也不容樂觀。

  “重開邊境是拜登政府在平衡疫情防控和經濟復蘇之下做出的一個兩難選擇。”張騰軍認為,美國重開邊境政策有兩個重要背景:一是美國當下正面臨不斷加劇的國內經濟危機。這個經濟危機主要是由其供應鏈、勞工短缺以及國內通脹上升等一系列因素所致。美國急需通過重開邊境來恢復對外貿易,暢通人員往來,從而為美國經濟復蘇注入強心劑;二是拜登政府今年上臺以來,除了經濟困難之外,在其他方面的建樹也非常有限。在此情況之下,拜登政府瞄準2022年的中期選舉,需要做出一些政績,挽救不斷下滑的支援率。

  對此,《紐約時報》警告稱,如若美國政府再不改變抗疫策略,就等於拿著“泰坦尼克號”的船票。到時候,人們要面對的,不僅是數十萬美國人的死亡,還有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以及一個即使是享有特權的人也無法避免的、被死亡和苦難所包圍的世界。(記者 賈平凡)

  原標題:美國疫情防控形勢愈發嚴峻(環球掃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1月24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