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進一步擴大進口,意味著中國更加開放

2021-11-08 17:5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進博會觀察】

  進一步擴大進口,意味著中國更加開放

  ——訪俄羅斯出口中心總經理維羅妮卡尼基申娜

  光明日報記者 韓顯陽

  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功舉辦之際,光明日報記者採訪了受俄羅斯政府委託組織企業赴上海參展的俄羅斯出口中心總經理維羅妮卡尼基申娜。

  尼基申娜首先介紹,俄羅斯海關此前公佈,2021年前8個月,俄中貿易額增長了30%,近860億美元,其中俄羅斯對華出口額增長34%,達423億美元;進口額較2020年同期增長27%,達435億美元。“2021年俄中貿易額將達到1300億美元左右”,尼基申娜表示,中國市場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會是俄羅斯商品的主要市場之一。中國定期舉辦各類進口商品、服務的展覽會,符合當前中國優化經濟發展模式的方向。近些年來,中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從出口導向型模式轉向更平衡的國際貿易模式,進一步擴大進口,意味著中國更加開放,這是中國對世界經濟整體發展所作的重大貢獻。

  第四屆進博會場館。光明日報記者 任鵬攝/光明圖片

  尼基申娜認為,舉辦進博會是中國開放本國市場、為外國投資者創造更有利營商環境的一項嚴肅而有針對性的舉措。中國政府採取了豐富的相關措施,如降低進口關稅,去年將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由40條減到33條,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只設有27項,強化智慧財産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以優質服務營造更好營商環境。壓縮《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為技術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創造良好環境。此外,自由貿易試驗區從18個增加到21個,《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都有助於中國向世界開放市場,擴大進口。

  尼基申娜説,進博會的舉辦不僅方便了外國産品和服務向中國的出口,也為許多希望搭上中國發展順風車、同中國保持長期業務關係的國家創造了新機會。對於參加博覽會的外國公司來説,這是一個嘗試在中國這樣一個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的市場中尋找商機的最佳平臺。

  進博會阿迪達斯展臺入口處的“全民健身,一起更強”主題雕塑。光明日報記者 曹元龍攝/光明圖片

  接受採訪時,尼基申娜重點闡述了進博會對俄羅斯出口商進入中國市場的價值和意義。尼基申娜強調,俄羅斯參加進博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為俄中未來長期合作奠定基礎。毋庸置疑,實實在在的接觸、建立信任關係是各國企業彼此開展有效合作的基礎。參加進博會,是俄中企業間建立“6天展覽+360天成效”業務聯繫的有效手段之一。在進博會上,雙方能相互了解,出口商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産品樣品,進口商能親眼看到並了解商品。這尤其適用於推廣新食品,如果不品嘗,就無法了解産品有多好、多受歡迎。

  尼基申娜説,進博會對用電商渠道推廣商品的模式也非常重要。中國的線上零售水準非常高,目前已超過社會總零售額的30%。與此同時,世界平均水準只有8%至9%。通常而言,中國消費者只在網上購買他們熟悉包裝、成分和品質的産品。消費者通過進博會了解某一商品後,能夠幫助其作出正確選擇。

  進博會上,觀展者和展臺工作人員在洽談。光明日報記者 郭紅松攝/光明圖片

  尼基申娜認為,俄羅斯産品參加任何一項展覽都有助於提高自身競爭力,參與進博會尤其如此。俄羅斯的非原材料産品、特別是頂級加工産品有較強競爭力,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基石。面對中國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俄羅斯出口中心計劃幫助國內製造商充分評估中國市場競爭規模,挖掘其在中國佔有一席之地的能力,採取一切努力推動非原材料産品的出口。鋻於中國市場極高的競爭水準和市場規模,只有通過長期的品牌推廣戰略、公司自身的發展和先進技術,利用更有效和更高品質的生産要素,將有競爭力的産品和服務推向中國市場,俄羅斯出口才能增長。

  尼基申娜指出,俄羅斯出口中心積極贊同俄羅斯政府將俄中關係置於本國外交政策重中之重地位的做法。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方針是持續的、長期的,符合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定位。當中國企業代表在俄羅斯企業中尋找新供應商時,這也就代表著俄中務實合作又有了新進展,全面協作有了更穩固的基礎。

  談及此次俄羅斯出口中心組織參加進博會企業的規模時,尼基申娜説,多家俄羅斯公司參展,約一半線上上、一半線上下,“在我們展臺上有10多名翻譯,他們已經通過了所有必要的疫情檢測,也已經熟悉在展臺上進行線下展示的商品”。

  (光明日報莫斯科11月7日電)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8日 08版)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