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武漢:人人爭當志願者

2021-11-07 10:1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建設更高水準文明城市】

  “上善若水,修身養性,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贈人玫瑰,手有餘香……”11月2日,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道中央花園社區,飄蕩著冼星海《二月裏來》的旋律。

  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道德講堂上,81歲的居民杜華忠重填了這首歌詞。他希望以此讓人銘記“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杜華忠是中央花園社區“吹鼓手”志願服務隊隊長。一年多來,“吹鼓手”們用湖北慢板、漁鼓、三句半等文藝形式,創作了36個節目,通過“周周講”“主題黨日”“社區春節大廟會”等活動,宣講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講述身邊人身邊事。

  中央花園社區現有居民8600多人,登記註冊志願者超過21%。中央花園社區志願者協會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張淑靜説,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末梢,要讓居民在社區治理的舞臺上唱主角。社區志願者就是從濃厚的鄰里文化中培育起來的。

  事有人做,人有事做。目前,中央花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了順民心的“啄木鳥”、暖民心的“岔巴子”、聚民心的“吹鼓手”、知民心的“管得寬”、得民心的“老頑童”的“五心”志願服務隊,圍繞愛綠護綠、鄰里協調、宣傳造勢、治安巡邏、寓教于樂等參與社區治理。

  依託“張淑靜創新工作室”,社區文明實踐站組織一月一次便民秀場活動,免費為居民提供義診、理髮、修傘、配鑰匙、管道維修、智慧手機應用輔導等服務。

  “今年‘雙減’政策落地以來,我們社區每週六都組織活動,幫助孩子們拓展素質教育。有一個體驗木工的‘爸爸力’親子活動,特別受居民歡迎。”張淑靜介紹,社區已經連續16年舉辦寒暑假託管班。

  人人爭當志願者,處處吹遍文明風。近年來,中央花園社區榮獲了首批“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稱號、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等百餘項榮譽。

  如何構建志願服務長效機制?武漢漢陽區堅持黨建引領,搭建區設中心、街道設所、社區設站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組織架構”。同時,漢陽定期舉辦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計發掘、培育、推廣志願服務項目55個。此外,漢陽區還探索“公益銀行”積分兌換機制,以“社工+志願者”的模式,在龍陽街等社區進行試點,用制度持續賦能志願服務。

  一城漢陽人,半城志願者。截至今年9月22日,漢陽註冊志願者人數為47.15萬,佔常住人口的53.39%,發佈志願服務項目9801個,項目總時長2151446個小時,位列武漢市所有城區第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年來,武漢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百米”,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深化“志願者之城”建設,組建志願服務隊伍,探索百姓“點單”、站所“送單”、中心“派單”、志願者“接單”、群眾“評單”的模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07日 03版)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