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一刀切”的課後延時服務苦了誰

2021-10-25 08:5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管窺

  “一刀切”的課後延時服務苦了誰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各省(區、市)、各級各類九年義務教育中小學都在根據所屬地方的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政策與措施。不少地方和學校已經摸索出不少成功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也有不少地方沒有將中央和教育部的政策理解到位,採取了直接的、單一的,甚至是比較粗暴的方式,結果事與願違。

  筆者了解到,有些學校——特別是初級中學,在本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統一要求下,不得不推行這樣的做法:早上7點到校,晚上7點離校。這個離校時間是學校領導和教育部門領導經過多次協商,爭取不上晚自習的情況下達成的。這樣,學生在校時間接近10小時。

  按照“雙減”政策的相關精神,課後延時服務是不能搞“一刀切”的,是要根據地方特點靈活對待處理的,是針對有特殊情況、特殊要求的部分學生的。而部分學校的這個做法顯然與相關要求大相徑庭。

  另外,有的學校全體學生在校,就要有更多的老師堅守工作崗位。本應原來晚6點可離校的老師,無法離校了。老師也有家庭,也有孩子,有些還有老人需要照顧。於是,一些被安排了工作的老師,孩子無人及時管理,老人無法及時照顧,家庭事務沒法按時處理——晚上的一切都可能亂套了。

  更糟糕的是學生的遭遇。本來延遲一個小時,在學校統一做作業,老師只是有針對性地做個別輔導,也是好事,但是,學校要求老師要面向全班學生做統一輔導——實際上,也不是學校願意要老師搞統一講授,而是有些家長不樂意,説你們學校搞延時服務,收了學生的錢,又不對學生做輔導,那怎麼能行呢?於是老師講了課,出了力,又不落好。學生在校沒時間做作業,等晚上回家吃完飯再處理作業,做完作業的時間比“雙減”之前更晚了。更有甚者,個別科目的老師還要佈置超量作業——其實這種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學生的睡眠因此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學生看似整天沒命地在學習,但效率如何,效果如何?

  其實,家長也對目前的這個現狀很不滿意,主要原因是上面談到的,學生一大堆的作業要等到晚上去完成。“雙減”之前,晚上10點之前是能休息的,現在最快到了晚上11點。

  有人説,那就下午早放學,晚上上晚自習。這個前面也提到了,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也溝通過,而且部分學校之前也嘗試過。首先是安全問題。初中生不等於高中生,年齡、認知還是有差距的,安全防範意識比較薄弱。儘管學校三令五申,儘管家長千叮嚀萬囑咐,實驗學校的學生在上晚自習的時候,還是發生了交通意外,萬幸的是後果不是很嚴重,但這是一記警鐘啊!

  於是,上晚自習的事,經學校領導和教育部門再三權衡,還是選擇了放棄,改為下午放學後的延時服務了。

  現在,問題又回到了一開始。關鍵點不在該不該搞課後延時服務,而在這個服務究竟該怎麼搞。像這種“一刀切”做法不合實際。根本原因是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沒能真正領會“雙減”精神,沒能真正認真調查研究,沒能靜下心來認真討論、制訂出一套符合實際、適合本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不同老師、不同家長的方案來。

  筆者希望:給“雙減”正名,給學生減負,還教師正常的教學工作與生活,也有效緩解家長的焦慮心理,真正解決全社會所面臨的問題。

  (作者為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第三中學教師)

  劉自學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