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荔枝網評:唱響保護與發展的“黃河大合唱”

2021-10-23 15:55:00
來源:荔枝新聞
字號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千多年前,著名詩人李白寫下不朽詩篇。當年他遙望的滔滔黃河水,如今在山東東營匯入渤海。近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東省東營市,考察黃河入海口。在黃河源頭詳談保護和發展,頗有深意。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萬里黃河,從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奔流而下,流經9個省區,蜿蜒5464公里,成為我國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標桿、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實驗區、中華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重要承載區。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黃河上游、中游到下游,總書記用頻密的腳步抵達,以歷史的眼光思考,從時代的大局謀劃。一路走來,關心黃河、認識黃河、經略黃河。此次考察首訪黃河入海口,足見總書記對保護和發展黃河的殷殷期盼和堅定決心。

  “黃河寧,天下平。”千百年間,黃河災害頻發,改道頻繁。據統計,從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間,黃河下游共決溢1500多次,改道26次,黃河水害隱患“像一把利劍懸在頭上”,危害著黃河流域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維護黃河安瀾、守護人民安全,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曾赴黃河蘭考東壩頭段考察,了解黃河防汛和灘區群眾生産生活情況;2019年9月,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謀劃黃河水害隱患治理工作。如今,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黃河下游淤積得到有效減緩,穩固防線正逐步構築,生動詮釋了“悠悠黃河情”背後的為民初心。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切事。僅在2019年8月到2020年6月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習近平總書記就4次調研黃河,此次又實地走訪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黃河三角洲國家級保護區,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寄予了厚望。念茲在茲,必有迴響。黃河三角洲的鳥類已由1992年187種增加到371種,並首次發現火烈鳥、白鵜鶘、勺嘴鷸棲息現象;已累計恢復濕地188平方公里,退耕還濕、退養還灘7.25萬畝,當地水質從2017年開始穩定保持在Ⅱ類,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保護留下新的“注腳”。

  保護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保護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才是守護“母親河”的正確打開方式。兩年前,在河南鄭州,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然大有可為。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作為行動路徑,在充分考慮上中下游差異的基礎上,統籌謀劃上中下游保護治理意義重大。讀懂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深意,堅持從實際出發,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積極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努力構建形成黃河流域“一軸兩區五極”的發展動力格局,同步提升“母親河”的“顏值”和“價值”,方能不負總書記囑託和人民期待。

  黃河奔騰,川流不息;保護黃河,永不止步。循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幹。唱響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守護生物多樣性,上下聯動、全域協同的“黃河大合唱”,滋養“綠水青山”,豐富“金山銀山”,黃河必將成為造福人民、滋養萬代的幸福河。(艾佩韋)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