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人民財評:品質提升,中國經濟在恢復轉机型升級

2021-10-20 20:18:00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近日,國家統計局通報2021年前三季度經濟運作的主要情況。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表明,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發展,主要宏觀指標總體處於合理區間,就業形勢基本穩定,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國際收支保持平衡。在中國經濟持續恢復的過程中,在總量和規模之外還有另一個精彩的“故事”,即品質和效益在不斷提升。

  現在,觀察中國經濟不僅要看“量”更要看“質”。中國經濟在保持恢復的同時,仍然在解決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堅定不移轉向高品質發展。這首先體現在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産業結構更加優化;前三季度,最終消費貢獻率為64.8%,比上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升級類消費和高技術産業投資較快增長,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擴大0.3個百分點,綠色發展持續推進。這都説明,中國經濟不僅總量繼續擴張,而且結構更加優化,供給和需求兩端都在調整優化,將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中國經濟在恢復的同時轉向高品質發展,還體現在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不斷提升,新産業不斷涌現、新動能不斷激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果繼續鞏固。三季度,工業産能利用率為77.1%,比上年同期上升0.4個百分點,處於近年同期較好水準。創新投入不斷增加,綠色低碳智慧産品不斷涌現。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産量同比分別增長172.5%和57.8%。資訊技術廣泛滲透,網上直播帶貨、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興起。品質提升、效益增強,説明同樣的資源可以帶來更多的産出,從而增強中國經濟運作的整體效率,使得中國經濟既有足夠的韌性,也有充足的彈性。

  換個視角來看,高品質發展不僅意味著經濟發展結構優化、品質提升、效益增強,而且意味著中國經濟有更強大的能力創造新産業,創造影響更長久未來的可能性。比如説,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光伏産業的領導者,擁有全球最大光伏發電全産業鏈集群、最大應用市場、最大投資國、最多發明和應用專利以及最大産品出口國等一系列桂冠。再比如説,截至2021年6月底,我國已建成各類充電樁194.7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92.3萬個、私人樁102.4萬個,換電站716座,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充電設施網路,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在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來看,中國在高品質發展中出現的這些新現象説明,以前中國作為後發國家,往往處於“趕超”和“彎道超車”狀態,未來中國有可能在某些新興産業領域實現“換道超車”,成為全球的引領者。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將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續顯現,發展韌性強、潛力大、迴旋空間廣闊的特點明顯。與此同時,中國也將繼續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創新,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動力、釋放內需潛力,在努力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的同時,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責任編輯:房琳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