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又到豐收季 棉農有話説

2021-10-16 19:3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16日電(周倩)“靠著種棉花,我不僅在縣城買了房子,還買了小汽車。” 如果伊敏阿納耶體自己不説,大概沒有人會想到,這個不起眼的中年農民會是一位年入百萬的富翁。

  10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舉辦棉花專場新聞發佈會。面對媒體,伊敏阿納耶體和其他6位來自周邊縣市的棉花從業者講述他們與棉花的故事,分享了自己的幸福密碼。

圖為沙雅縣棉花專場新聞發佈會現場 新華網發 周鵬攝

  46歲的伊敏阿納耶體是土生土長的沙雅人,現在管理著1000多畝棉田。多年前,他一家人種100畝棉花都很費勁,尤其到了棉花採摘季節,到處找不到拾花工。

  如今,這裡的棉花從播種到采收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省時省力,1000多畝棉花,採棉機3天就採摘完畢,他再也不用為找拾花工而發愁。地裏的棉花加上養殖的800隻牛羊,去年收入達到250萬元,伊敏阿納耶體也變成有錢有閒的人。

  閒暇時,這位南疆農民就帶著家人外出,遊覽祖國河山,看看新鮮事物。“我和家人的眼界越來越寬,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提升。”伊敏阿納耶體説。

  沙雅縣位於塔裏木盆地西緣,是中國重要的優質商品棉生産基地示範縣。沙雅縣所在的阿克蘇地區是新疆棉花種植最集中的區域,棉田面積達750萬畝,棉花産量佔全國六分之一。

  據阿克蘇地區行署專員尼牙孜阿西木介紹,作為中國最大的棉花産區,阿克蘇地區近年來力推農業機械發展,目前,棉花耕、種、管、收的綜合機械化程度超過90%,棉花機械化采收面積佔到當地棉田面積的86.7%。

  機械化程度迅速提高,帶動新疆農民增收致富,也讓原先與市場“單打獨鬥”的農民逐漸接受了合作種植經營的模式。在新聞發佈會上,新和縣棉農阿迪力艾爾肯深情講述了他的創業經歷。

  2014年7月,阿迪力艾爾肯從塔裏木大學畢業回鄉創業,帶頭在村裏成立棉花種植託管合作社,起初大家對加入合作社積極性不高,觀望者居多。

  到2020年,合作社成員從開始的5戶增加到80戶,合作社年收入達到300萬元,每畝地的純收入達到2500多元,“社員”每畝地的收益比自己耕作時提高了1380元,帶動了更多的村民富起來。

  阿迪力艾爾肯説:“這兩年,靠著種植棉花,鄰居們都建起了新房子,開上了小汽車,生活條件發生了很大變化。我也在城裏購買了樓房,給自己和媳婦每人買了一輛小汽車,日子一年比一年更好、更紅火、更有盼頭。”

  農業機械快速推廣應用,也把大批南疆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變成了農機操作員。據阿克蘇地區統計,當地農機合作社達到227家,農機手有近10萬人。今年29歲的採棉機駕駛員木合塔爾羅合曼就是其中一員。

  他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初中畢業,回家種地,一有空就跟親戚學習農機修理。2019年,經人介紹,木合塔爾羅合曼到當地一家棉花企業工作,成為一名採棉機駕駛員,每個月的收入有4000元。由於肯學能幹技術好,一年後,他又當上了農業機械管理的負責人,收入大幅提高。

  如今,木合塔爾羅合曼又有了新身份,當上了師傅,除了弟弟還帶了四個徒弟,跟著他學習採棉機、拖拉機的駕駛和維修技術。今年4月,他又買了一台挖掘機。“活兒很多,一年掙十幾萬沒問題。”木合塔爾羅合曼説:“農業機械化降低了種地成本,也讓我們農民有更多時間,有更多路子去掙錢,我就是受益者。”

  新疆棉花産業鏈不斷延長,也讓不少農民離開土地成為産業工人,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

  在新聞發佈會上,來自庫車的艾克然木熱音木現場講述了他與棉花的故事。艾克然木熱音木所在的新疆誠潤金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棉籽蛋白生産企業,通過棉籽濃縮蛋白及精深加工,延伸棉花産業鏈條,提升棉農收入,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

  “大學畢業後,我偶然在網上看到公司招聘資訊,覺得條件不錯,就來了。”2021年,艾克然木熱音木被提升為車間主任,每月工資從5700元漲到了7000元,家裏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我計劃在城裏買一套房子,以後工作方便,孩子上學也方便。”艾克然木熱音木對未來充滿憧憬。

  艾克然木熱音木説,公司大部分員工跟他一樣,是庫車農村富餘勞動力,公司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購買社會保險,還免費提供宿舍和工作餐,每人月工資都在5000元以上,大家在這裡工作既幸福又踏實。(完)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