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適老化改造,成為敬老愛老新方式

2021-10-14 09:19: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適老化改造,成為敬老愛老新方式

  10月14日是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近年來,適老化改造成為敬老愛老的新方式。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今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推動各領域各行業適老化轉型升級。

  當前,各地如何探索適老化改造?適老化改造給老年人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一鍵叫車,出行更便捷

  秋高氣爽,王阿姨又想出去旅遊了,興奮之餘,她又有點發憷。67歲的王阿姨家住天津市,退休後喜歡上了旅遊。“趁腿腳靈便,我想多看看祖國的大美風光。”王阿姨説。最近,她想去趟山西大同,可這第一步——買火車票,就讓她犯了難。

  以前,王阿姨在家門口的火車票代售點買票,這幾年,人們都網上買票了,代售點也消失了,去火車站又太遠。於是,她硬著頭皮開始嘗試網上購票。“孩子幫我下載了‘鐵路12306’,還幫我註冊了賬號,可是一打開軟體,冒出這麼多密密麻麻的字,我一下子感覺頭暈眼花。”王阿姨説。

  無奈,每次旅遊前,王阿姨只能請兒子幫忙買票。最近,她聽説,“鐵路12306”針對老年人需求進行了更新升級。繼9月1日“鐵路12306”網站適老化無障礙改造功能上線後,9月12日,“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適老化無障礙功能正式上線,購票只需一步便可完成。

  打開新上線的“鐵路12306”,切換到“愛心版”模式後,購票界面變得簡潔了許多,字體也變得更大了,還新增了電話一鍵購票功能。“這次去大同的票是我自己摸索著買的。”王阿姨得意地説道。

  據統計,目前在“鐵路12306”網站註冊的65歲以上用戶有2500萬人,適老化功能的上線將為老年人線上購買火車票提供更多便利。

  根據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在幫忙老年人融入智慧社會過程中,交通出行是重點方向之一。

  近年來,不少老人遭遇了打車難,路邊揚招打不到車,線上叫車操作又太複雜。各地正出實招破解這個難題。

  陳阿姨經常到上海市同仁醫院看病,最近她發現,同仁醫院的門診樓內豎起了一塊“一鍵叫車智慧屏”。

  在醫院志願者的指導下,陳阿姨體驗了“刷臉叫車”服務。刷臉授權後,她便可靜待司機。6分鐘後,一輛計程車開入醫院院內指定停車點。

  以往,陳阿姨都是看好病後,站在醫院出口,打電話讓女兒幫自己叫一輛車。女兒用手機軟體叫到車後,再給陳阿姨回電話,告訴她車牌號,並叮囑她站在原地不要亂走動。陳阿姨道出自己的顧慮:“女兒工作忙,我也不好意思總是麻煩她。”體驗過“一鍵叫車智慧屏”後,陳阿姨感嘆:“這個設備操作簡單,不要我打字輸地址,上車後再告訴司機目的地就行。螢幕上還會顯示車牌號,方便我找到車子。”

  “一鍵叫車智慧屏”是由上海市政府推動、上海市計程車統一平臺申程出行研發並執行的試點項目。近日,申程出行還宣佈,從10月中旬起,老年人可撥打“114”,代叫上海全市計程車。

  交通運輸部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各主要網約車平臺公司已在將近300個城市開通“一鍵叫車”功能,累計為660多萬老年人乘客提供服務1500余萬單,各主要平臺公司均在APP首頁顯示“一鍵叫車”的功能入口,並且採用了大字體,無廣告,操作流程更便捷,可為老年人乘客提供便捷的叫車、優先派單等服務。

  綠色通道,就醫更省心

  就醫是老年人生活中的高頻事項,在智慧醫療成為潮流的時代,老年人有了新煩惱:不會網上掛號,怎麼辦?自助繳費,怎麼操作?……

  廣東省廣州市的張阿婆今年76歲,她稱自己年紀大了,學習能力大不如前。“孩子教過我幾次怎麼用智慧手機,我記性不好,今天剛學,明天就忘了。”張阿婆説,“有時反反覆復問孩子,孩子也煩。”尤其是疫情暴發後,進入醫院需要出示健康碼,這難住了不少老年人。

  2020年12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開展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工作的通知》,提出“暢通老年人預約掛號渠道”,“建立老年人就醫綠色通道”等。醫療服務的適老化改造在全國加速推進。

  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患者余伯感覺,最近就醫過程變得暢通起來。他可以走老年人“無碼”通道,只要刷身份證就能查到健康碼狀態,無需操作手機。

  門診樓內外,隨處可見導診人員和志願者,他們隨時隨地為患者提供諮詢服務。為減少老年患者就醫等待時間,門診掛號處、收費處、取藥處各設置一個“80歲以上老人優先窗”,余伯花了大約半小時完成了交費、取藥。“現在來看病,不用擔心沒有手機辦不了手續,每一步都有人教,真是太貼心了。”余伯説。

  線上下醫療服務適老化改造的同時,線上醫療服務的適老化也在加速進行。

  重慶市的黃阿姨年逾古稀,數年前眼睛受了外傷,導致視力下降。家人擔心黃阿姨安全問題,平日盡可能陪伴她出行。

  一天,孩子上班去了,老伴兒也不在家。黃阿姨發現健胃消食的藥吃完了,她想,藥店也不遠,於是就決定獨自出門買藥。

  “婆婆小心!”還未出小區,黃阿姨就聽到一聲喊叫。待回過神來,一輛黑色自行車一個急剎停在了她跟前。黃阿姨只往前看路,左右方向視線模糊,沒留意左邊拐角處有自行車朝自己這邊過來。

  這次經歷讓黃阿姨和家人感到後怕。後來,女兒想到了網上送藥。她給黃阿姨下載了“京東到家”APP,手把手地教黃阿姨使用APP購藥。“我用的是‘長輩版’,字大看得清,功能也比較簡單。”黃阿姨説,現在習慣了足不出戶購藥。

  如今,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主動擁抱老年人。

  浙江省臺州市的繆奶奶今年70多歲了,子女在外地工作,她平時居住在養老院。今年8月底,她在臺州醫院做了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術後,繆奶奶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微脈”上購買了“甲狀腺關愛服務”,“微脈”為她建立了包括主任醫生、主治醫生、護士長、個案管理師在內的全病程管理團隊。

  繆奶奶年紀大了,不會使用智慧手機,隨後的病理報告告知、術後隨訪、復診預約等,都由個案管理師通過電話告知或幫其完成。“‘微脈’與30個省份的近千家公立醫院開展了創新服務合作,個案管理師協助醫生,為包括老年患者在內的全人群提供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一站式服務。”“微脈”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

  設施適老,休閒更愜意

  公園、廣場等是老年人日常遛彎兒、鍛鍊的首選。當前,不少地方正在探索對基礎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的萬壽公園,是北京市第一座以老年活動為中心的主題公園。公園裏各種適老化設施和週到的服務,在細節處體現著對老年人的關懷。

  走進萬壽公園可以看到,園內設施及坡道均採用舒緩的無障礙設計,設有高低不同的兩層扶手,兼顧老人行走和輪椅通行。

  在公園環路內側及廣場周邊,有約400米長的康復欄杆。今年81歲的孫奶奶腿腳不太靈便,康復欄杆不僅能為她走路提供便利,還能輔助她完成壓腿、扭腰的日常鍛鍊。

  “這裡的設施都很用心,我現在更愛出來遛彎了。每天動一動,精神也好了。”孫奶奶坐在椅子上笑著説。

  公園的座椅也別具匠心。所有座椅都有靠背,尺寸高度符合老年人的身體特點,椅子邊緣消除了尖角,扶手上可以擺放茶杯和手杖。

  園內另有包括老年門球場、運動休閒廣場、羽毛球場和健足步道等在內的活動空間。公園門口免費提供熱水。在遊客服務中心,還能租借輪椅和拐杖。無論遛彎還是休息,健身還是娛樂,萬壽公園都是附近老人鍾愛的休閒之處。

  除了公園,社區也在進行適老化改造。

  64歲的李阿姨住在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街道金科園社區,她幾乎每天都在小區散散步、做做操,但是遇上壞天氣,就只能憋在家裏了。最近,李阿姨有了一個好去處——健身房,一家專門為老年人打造的社區健身房。

  走進金科園社區健身房,各式各樣的健身設備整齊地擺放著,加長扶手跑步機、電控等速划船訓練器、律動沙發等器材都是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的,設備旁還配有安全防護設施。

  張叔叔是這家健身房的常客,他表示,這裡的設施比其他健身房的更適合老年人,“受傷的風險小很多,還有專業人員指導,幫我們進行科學的鍛鍊。”

  老年人在第一次鍛鍊之前,需要在健身房的智慧健康一體機上完成多項體能檢測,形成線上健康檔案。之後,專業人員針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及服務需求制定運動計劃,並根據每天運動效果進行動態調整,幫助老年人緩解身體機能退化,預防慢性疾病。

  目前,全國不少地方建起了類似的老年健身房。未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將有更多的鍛鍊場所,安享更加豐富、健康的晚年生活。

  改造升級,居家更安全

  家庭環境是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重要空間載體,其適老化程度直接關係到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質。桌邊棱角磕磕碰碰,地面濕滑容易摔倒……老年人居家生活如何更安全?

  2020年7月,民政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導意見》,提出“順應廣大老年人居家養老的意願與趨勢”,“增強居家生活設施設備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隨後,全國各地採取了有針對性的舉措。

  今年2月,湖北省民政廳等8部門聯合發文,提出採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脫貧人口範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

  9月12日上午,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五里墩街繽紛四季小區,93歲的殷燕秋老人坐在馬桶上,伸出右手拉住墻上的“L型扶手”,穩穩噹噹地站起來,連聲稱讚。

  在民政部門的安排下,4名工作人員花1個多小時為殷奶奶家安裝“L型扶手”、智慧床墊、燃氣自動報警器等10多項助老設施,並教會老人如何使用。“這麼多東西,全都免費安裝!”殷奶奶激動地説。

  自2020年起,江蘇省政府連續兩年將“開展3萬戶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列入年度民生實事。今年4月,江蘇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通知,分解工作任務,落實目標責任。

  家住江蘇省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徐保中老人今年80歲,患有高血壓等慢性病,老伴兒79歲,身體也不好。家庭適老化改造讓徐保中老人一家的生活便利了起來。

  “原來晾衣服要拿撐衣桿朝上舉,頭仰起來感覺昏昏的,這次改造換了自動晾衣架,還有遙控器,非常方便。”徐保中説。

  如今,徐保中老人家配備了各種適老化設施:衛生間安裝了助浴椅、助力扶手,鋪設了防滑墊;智慧藥箱到點自動提醒老人吃藥,還附加了緊急呼救功能;床頭、客廳、衛生間坐便器旁安裝了一鍵呼叫按鈕……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