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創新發展讓“中國第一展”金字招牌歷久不衰

2021-10-11 13:07: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廣州10月11日電 題:創新發展讓“中國第一展”金字招牌歷久不衰

  新華社記者丁樂

  第130屆廣交會吉祥物蜜蜂“好寶Bee”和“好妮Honey”近日亮相,這是廣交會自1957年創辦以來首次發佈吉祥物。勤勞、團結、奉獻的蜜蜂,寓意著廣交會匯聚中國製造與中國“智”造,服務全球人民美好生活。

  廣交會,全稱“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是中國目前歷史最長、規模最大、成交效果最好的綜合性國際貿易盛會,被譽為“中國第一展”。回顧65年曆程,廣交會從未間斷,創新發展貫穿始終。

  1957年廣交會首次創辦,20世紀70年代一度貢獻全國過半出口額;改革開放後,首批獲得自營進出口權的私營企業于1999年登臺,廣交會為他們打開對外貿易的第一扇門;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同年廣交會採購商數量突破10萬;隨後採購商數量與成交額屢創新高,辦展也從一屆兩期變成一屆三期,主要出口産品從初級産品轉向製成品、“智”造品;自2007年第101屆起,廣交會相繼設立進口展區、品牌展區,發展為“買賣全球”的綜合性貿易平臺。

  創辦至今,廣交會與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係,累計到會境外採購商約880萬人,海珠橋邊、流花湖畔、琶洲塔下,都留有他們的足跡。隨著市場需求高漲,展館規模擴大、四度遷址,建築面積現超過110萬平方米。當下,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建成後,廣交會展館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場館之一。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外貿市場不景氣等挑戰,廣交會在非常時期行非常之舉——2020年第127屆廣交會首次完全以網路形式舉辦,數十萬採購商和百萬中國外貿從業者做起“雲生意”。

  廣交會接連三次“登雲”,中國線上貿易方案愈加成熟。升級官網、增加互動、加強對接,線上平臺日漸完善,先進的中國網際網路産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製造實力,成為打破貿易時空界限強有力的支撐。每屆廣交會四五十場的推介會和海外行銷矩陣廣邀天下客,使中外貿易之橋更牢固,也讓中國發展新成果進一步與全球共用。

  企業也在以變應變,貿易新模式、洽談新方式、産品新前沿、合作新商機層出不窮;海外推廣更精準,直播帶貨更熟練,服務業務更多元。他們的新技術應用和商業探索助推外貿高品質發展,幫助穩定全球供應鏈並有效推動經濟復蘇。採購商被“圈粉”,來源地分佈之廣屢創新高。

  眼下,第130屆廣交會將首次線上線下融合舉辦,這是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我國舉辦的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表示,本屆廣交會呈現出來的效果將更新、更實、更好看。首次以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為主題、邀請境內採購商和境外機構在華採購代表等新面孔、引入海外倉和航運物流企業等新主體……種種跡象表明,廣交會的産品結構、主體結構、貿易服務鏈、市場佈局都在不斷優化。

  順應潮流之變、響應時代之需,廣交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出口進口融合、外貿內貿融合、展覽會議融合的創新,提供功能更全、服務更優、體驗更佳、效率更高的貿易平臺。第130屆廣交會預計將有超過20萬採購商線下採購,大量採購商線上採購,新老朋友再攜手,勢必繪就出更精彩的國際經貿合作圖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