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堅定三個“堅持” 在大變局中積極有為

2021-10-11 12:22: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論壇】

  作者:王素萍(南京審計大學副教授、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必須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充分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與主動性,在亂雲飛渡中處變不驚、從容應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中共綏德地委舊址時指出:“老一輩革命家堅持‘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堅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堅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有著重大教育意義。”這三個“堅持”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我們要繼承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中央要求全黨同志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産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延安時期,黨成功地發揮了戰略主動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的利益在第一位”。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增強黨性的決定》,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以黨性為主題,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直接以增強黨性為名的中央文件。該文件指出,要達到全黨的集中、統一、團結,全體黨員就要增強黨性鍛鍊,把個人利益服從於全黨利益。也正是由於黨始終強調把黨的利益挺立在最前面,才得以從抗日戰爭和民族解放的大局出發,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組織千百萬群眾取得了最終勝利。

  當前,我們肩負的歷史任務光榮而艱巨,面臨的挑戰考驗複雜且嚴峻。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複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都不允許我們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也都迫切需要我們團結起來、統一思想,增強戰略主動性、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步調一致向前進。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廣大共産黨員只有將自己的利益、願望與黨的利益和願望融為一體,把黨員個人的利益服從於黨的利益,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興黨,自覺維護黨的團結與統一,黨才會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才會在複雜的局勢變化中行穩致遠。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與推動者,是真正的時代英雄。黨最大的力量,就是來自群眾。只要取得群眾擁護,就沒有不能夠克服的困難。一切依靠群眾,才可能成就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勝利,是贏得了民心,是億萬人民群眾堅定選擇站在我們這一邊。”因此,我們的工作只有緊緊依靠人民而謀劃與落實,才能在複雜的局勢變化中有底氣,真正做到撥雲見日、積極有為。

  一切為了群眾,才可能一切依靠群眾,才能真正走入群眾心中。中國共産黨不僅第一個喊出了“人民萬歲”,而且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黨都與人民手拉手、心連心,堅持人民群眾利益高於一切。只有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激發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我們才能獲取源源不斷的力量。

  “老一輩革命家堅持‘黨的利益在第一位’,堅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堅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是因為中國共産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中國共産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沒有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無論是風雨如磐的革命歲月、篳路藍縷的建設年代、春潮澎湃的改革時代,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中國共産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中國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把黨的根本宗旨轉化為自覺行動,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們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1日 08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