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追光數字文明 推動科技向善——在烏鎮洞察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晴雨錶”

2021-09-28 08:3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杭州9月27日電 題:追光數字文明 推動科技向善——在烏鎮洞察世界網際網路發展“晴雨錶”

  新華社記者

  腳下是青階石板,一條條鋪陳成古樸的“代碼”;眼前是一掌方屏,在數字世界可暢行西東。

  從綿延數千年的農業文明,到奔涌數百年的工業文明,再到加速迭代的數字文明,人類不斷攀登文明發展的新高度。

  “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全面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産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習近平主席在致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的賀信中指出。

  消除“數字鴻溝”、推動“科技向善”,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呼喚更多正向動能。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上,“攜手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等時代強音,已形成更加廣泛的共識。

  炫酷數字應用,融入百姓柴米油鹽

  小橋流水、槳聲燈影、白墻黛瓦……有超過千年建鎮史的水鄉烏鎮恬靜閒適如常。自與一場網際網路盛會“邂逅”,一個與世界聯動的網際網路小鎮就此沸騰。

  作為體驗網際網路前沿科技成果的窗口,每年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都人流如織。

  不設駕駛位,配置超大曲面屏、智慧控制臺、高等級自動駕駛,百度汽車機器人展示了未來出行的模樣;坐在5G智慧礦山電鏟駕駛座艙,動動手指,就可以在室內實現遠端操控礦山作業;中國移動“5G+自由視角”互動區,一名身著民族服裝的少女淩空躍起,現場48台超高清錄影機實時捕獲影像,快速合成可360度旋轉的視頻特效……

  網際網路的“光”照進生活,連接未來。

  6年前啟用的烏鎮網際網路醫院,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家”。“慢性病在網上問診,3年了,基本不用跑醫院。”55歲的烏鎮居民張先生患高血壓、高血脂已有15年,他如今已習慣在網上尋醫問藥。截至6月,我國網際網路醫院已達1600多家。

  以數字為基礎的系統化變革,人人都是參與者。

  居家生活中,智慧家居、未來社區、智慧物業,讓百姓的住所變得更“聰明”;政務服務中,“一網通辦”“異地可辦”“跨省通辦”成為趨勢,逐步實現政務服務“掌上辦”“指尖辦”;日常購物中,山溝裏的特色農産品經“網紅”直播推介變得供不應求,網約車司機、網路主播等新職業不斷涌現;網路監管中,針對“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12類違法行為,智慧監管平臺可及時發現、靶向消除平臺經濟風險隱患……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1》指出,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71.6%。

  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正在縮小。2020年,中國的數字鄉村工作目標如期完成,全國農村已部署1.37萬個4G基站,行政村通光纖率和4G覆蓋率均超98%。截至2020年,全國農村網路零售額達1.79萬億元,已建設運營益農資訊社45.4萬個。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瑞文表示,未來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數字化促進個人生活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家庭生活更加方便舒適、快捷安全,産業發展更加高級、高效、健康而可持續,社會治理更加高效而親民。

  數字科技加持,賦能高品質發展

  生産線上不斷“吐”出玻璃纖維成品,機器人完成包裝、貼標等步驟……置身位於浙江桐鄉的巨石集團“未來工廠”,數字化帶來的改變隨處可見。“烏鎮之光”超算中心、華為5G+創新中心、烏鎮5G智慧農場、新鳳鳴5G智慧工廠等項目紛紛落戶烏鎮所在的桐鄉。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讓這裡乘“數”而上,站到高品質發展的風口。

  從趨勢看,網際網路不斷拓展新疆域,已經對産業發展、經濟結構、社會生活和國際格局産生深刻影響。當前網際網路發展躍升到全面滲透、跨界融合的新階段,數字技術深度改造生産函數並不斷創造新業態,為各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26日,14項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在烏鎮發佈。網際網路科技在5G、量子計算、高端晶片、高性能電腦、網路架構、基礎作業系統、衛星網際網路應用、工業網際網路及智慧製造等領域不斷演進,成為推動數字變革的核心力量。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帶來巨大挑戰,但去年的智慧財産權申請數量仍然穩定。世界智慧財産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説,其中中國以超過6.8萬件的申請數量,再次登頂國家排行榜,較2019年增長16%,“在這些專利中,有關電腦技術的專利申請數量仍然是最高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影響下,中國數字經濟仍保持蓬勃發展態勢。《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同比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要堅持融合發展,推進智慧製造。”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雷軍在開幕式演講中表示,科技企業要積極搶佔浪潮之巔,堅持用網際網路思維推動中國製造業,帶動上下游合作夥伴,共同探索智慧製造新經濟發展模式,全力提升“中國製造”的技術實力與品牌形象。

  追光數字文明,謀求人類共同福祉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國際社會迫切需要攜起手來,順應資訊化、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趨勢,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推進,數字經濟成為世界各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快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選擇。

  中國行動通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傑表示,今天我們正處於從工業文明邁入數字文明的重要關口,5G的誕生加速了新型資訊基礎設施的泛在部署,推動了資訊技術、數據要素的深度應用,“數智生産力”應運而生。這一進程不僅帶來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將推動人類文明邁向新的更高的臺階。

  科技向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在要求,這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引發廣泛共鳴。

  當前數字化生存已經成為現實,“數字鴻溝”成為一種新的全球性不平等現象。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認為,彌合這一鴻溝是當務之急。充分利用利益相關夥伴提供的資源,有助於加大數字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

  “這一階段的‘數字鴻溝’,不再局限于數字技術的發展和使用方面,而在於不同群體在獲取、處理、創造數字資源等方面的差異。基於這一現實,更要平衡發揮平臺的規模效應和防止平臺濫用市場力量之間的關係。”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表示。

  據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統計,過去5年全球已經填補了10億多人的網路覆蓋缺口,然而全球仍有38億人無法上網。

  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首席執行官洪曜莊説,只有通過合作、協作和創造,才能解決“數字鴻溝”這個緊迫的挑戰。

  當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産要素時,它的安全不僅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同時也和整個社會利益息息相關。

  “要形成面向數字化的安全體系,為數字文明保駕護航。”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認為,要用數字化思維重塑網路安全,構建新戰法、新框架和新能力,守護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會場內外、線上線下形成的廣泛共識,通過烏鎮之窗傳遞給全世界——中國願同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擔起為人類謀進步的歷史責任,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增強數字政府效能,優化數字社會環境,構建數字合作格局,築牢數字安全屏障,讓數字文明造福各國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記者何玲玲、袁震宇、王俊祿、余俊傑、黃筱)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