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國泰民安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2021-09-24 08:4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題:為國泰民安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最高法有關負責人談司法審判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

  新華社記者羅沙、任沁沁

  保護人民群眾人身安全財産安全,保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讓司法服務惠及城鄉群眾……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詳細介紹了司法審判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關情況。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數量從2013年的1421.7萬件上升到2020年的3080.5萬件,結案標的額38.4萬億元。”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説,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嚴格公正司法,深化改革創新,助推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賀榮用一組數據展示了人民法院近年來履行審判職能,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更多嚮往。

  ——2013年以來審結涉食品刑事案件3.6萬件、涉藥品刑事案件2.7萬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審結勞動爭議案件447.5萬件,充分保障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權和休息權。

  ——推行家事審判改革,妥善審理婚姻家庭案件,針對家庭暴力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9227份。

  ——2018年以來受理人格權侵權糾紛70.9萬件,年均約20萬件,比十年前增長10倍。

  賀榮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修訂相關司法解釋,重點推動解決危害食藥安全的源頭犯罪等問題。此外,人民法院將圍繞安全、激勵、公平、規範、保護等重點,全面嚴格保護智慧財産權,服務智慧財産權強國建設。

  平安是民生所盼,是發展之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表示,2013年至今年6月底,人民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964.7萬件,判處罪犯1143.9萬人。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共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4萬件23.1萬人。

  姜偉説,人民法院全面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確保無辜者不受刑事處罰。2013年至今年6月底對4957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3534名自訴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無罪,依法糾正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張玉環案等重大刑事冤錯案件61件125人。

  如何破解訴訟難,是各國司法普遍面臨的難題。姜偉介紹,人民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全國3056家基層法院和10145個人民法庭普遍建立訴訟服務站點,95%以上法院建立類型化調解室。訴訟服務進入智慧時代,實現從現場辦向“網上辦”“掌上辦”轉變,訴訟服務全年無休、24小時“不打烊”。

  在保障鄉村全面振興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賀小榮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服務鄉村産業振興,依法審理涉“三農”領域傳統糾紛和休閒農業、民宿經濟等新類型糾紛。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依法審理涉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糾紛,2013年至2021年8月共審結一審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糾紛等案件46萬餘件,一審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件近2萬件。

  “鄉風文明是鄉村文明進步的集中體現,人民法院依法審理了家事、鄰里糾紛,依法治理高價彩禮、干預婚姻自由、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陳規陋習。”賀小榮説。

  在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賀小榮介紹,人民法院將堅持最嚴密法治,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推動全面綠色轉型,服務高品質發展;健全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推動生態環境多元共治。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人民法院加大産權保護力度,強化企業家合法權益的司法保護,依法整治侵犯企業産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2016年到2020年甄別糾正涉産權刑事冤錯案190件237人。

  “強化契約精神、規則意識,加強對惡意違約、逃廢債務、失信行為、壟斷及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懲治力度。”劉貴祥説,自2013年實行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制度以來,累計有854萬人次的被執行人迫於懲戒壓力主動履行債務。

  劉貴祥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正在著手修改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賠償相關司法解釋,起草全國法院金融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