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2021-09-24 08:4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題: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談優質糧食工程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夏糧全面歸倉、秋糧豐收在望。在中國農民豐收節當天,就優質糧食工程等“好糧食”話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接受了記者訪談。

  記者:優質糧食工程進展如何?

  張務鋒:最近三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及“十四五”規劃綱要都對優質糧食工程做出部署。自2017年啟動以來,這一工程累計投入中央財政資金215億元,地方和社會投資600多億元,建成糧食産後服務中心5000多個,實現産糧大縣全覆蓋;全面提升1500多個質檢機構功能,5萬噸以上産糧縣覆蓋面提高到60%;扶持389個“中國好糧油”行動示範縣和1200多個示範企業,遴選236個“中國好糧油”産品,直接帶動增加優質糧食逾5000萬噸。

  好糧食是種出來的,也是加工出來的。農民願不願意種好糧食,企業願不願加工好糧食,關鍵看收益、看效益。我國糧食供求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品種階段性過剩,個別品種産出不足,如強筋弱筋小麥等品種短缺,綠色優質糧油産品供給不足。必須在穩步提升糧食産能基礎上,優化糧食産品結構。

  鄉村振興關鍵是産業振興,糧食加工業植根鄉村,帶動作用大、受益面廣、可持續性強。要推進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協同,提高糧食加工業核心競爭力,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滿足群眾糧油消費升級需要。

  記者:好糧食如何促進國民健康?

  張務鋒:優質糧食工程注重産購儲加銷“五優聯動”。優糧優産,由增産向提質轉變,以加工業引導糧食産區調整,優化種植結構;優糧優購,以市場機制支援加工貿易企業發展訂單收購,按加工用途對糧食分類定等;優糧優儲,推廣綠色儲糧技術,實施糧庫智慧化升級改造;優糧優加,推廣糧油産品適度加工,增加綠色營養健康糧油産品;優糧優銷,提供原糧産地、收穫時間、儲存方式、加工流程等追溯資訊,讓消費者看得明白,用得放心。

  記者:“十四五”期間打算做哪些工作?

  張務鋒:按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印發的《關於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堅持“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持續抓好“三鏈協同”“五優聯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糧食産業體系,讓“中國糧食、中國飯碗”成色更足。

  要深入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糧食品質追溯提升、糧食機械裝備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提升、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六大提升行動”。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