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回來的感覺非常好!”——神舟十二號返回艙成功著陸

2021-09-18 09:16: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神舟十二號返回艙成功著陸——

  “回來的感覺非常好!”

  2021年9月17日13時34分,搭載著3名英雄航太員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于東風著陸場,標誌著神舟十二號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確保艙落人到

  “回來的感覺非常好!”此刻,聽到航太員從祖國大地傳回的聲音,人們倍感踏實和親切。

  航太員回家的東風著陸場位於巴丹吉林沙漠。載人航太工程著陸場系統副總設計師、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研究員卞韓城介紹,由於著陸場沙丘起伏落差大,極易遮擋視線,為搜索處置和運輸提高了難度。為了以最可靠、最安全、最溫暖的方式迎接航太員凱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搜救回收大隊早就織好了“天羅地網”,練就了“搜救神兵”。

  組織技術條件建設。東風著陸場曾經是載人飛船返回的氣象備份著陸場,技術基礎相對薄弱。確定作為空間站工程階段飛船返回著陸場後,著陸場先後組織了20余項技術改造。

  完成搜救方案設計。搜救回收大隊提出了“跟蹤測量立體連續、落點預報快速準確、搜索救援艙落人到”的任務目標,動用多套統一測控、雷達、光學等設備,構建了近3000公里長的再入走廊跟蹤測量鏈;依託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全地形車等,吸收搜救、醫學、航太器研製專家組建專業搜救力量;以通信衛星、無線寬頻網路、跳頻電臺等為主要技術手段,建立了搜救資訊推送系統,具備了引導搜救力量快速機動和搜索發現目標的能力。

  開展搜救戰法推演。通過空中和地面的反覆勘察,東風著陸場地形地貌條件比較好。搜救回收大隊確定了6大類30余項可能影響搜救任務實施的關鍵異常情況。通過推演,形成7種常用搜救戰法和指揮決策流程,為完成搜救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練兵千日,作戰一時。充分的訓練演練、週密的預想預判,確保搜救工作萬無一失。”著陸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姜漢民的話語擲地有聲。

  安全返回“神操作”

  神舟十二號飛船的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系統總體主管設計師彭華康告訴記者,保障航太員安全返回,離不開科技人員的“神操作”。

  舒適返回的“姿勢”很講究。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總體飛控負責人楊海峰介紹,由於返回艙是上窄下寬的鐘形設計,在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以後,返回艙會利用自身裝配的發動機進行姿態調整,變成大底朝前的飛行狀態。因此,不僅返回艙要採用舒適的返回姿勢,航太員也要以幾乎與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選擇這樣的姿勢返回,是為了更好緩解飛船減速過程中形成的衝擊。

  安全無憂的防熱材料是關鍵。返回艙從400公里左右的太空軌道進入大氣層後,會以數千米每秒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摩擦,形成上千度的高溫。五院結構與機構研製團隊為載人飛船返回艙研製了一件“防熱外套”,雖然只有薄薄一層,但卻是保護航太員生命的“防火牆”。

  著陸的防震“套路”很靠譜。返回艙的著陸過程對保障航太員的生命安全是不小的挑戰。當艙體距地面10公里左右時,飛船開始減速,當速度降到7米每秒左右時,雖然具備了直接撞擊地面的條件,但是這種速度仍然無法保障航太員的絕對安全。為此,五院載人飛船研製隊伍設計了一套“組合拳”,讓返回艙在距離地面1米時進行懸空急停,進一步減緩降落速度,同時通過返回艙底部吸能外殼、減震材料和座椅緩衝機構組成的減震系統來吸收能量,以確保航太員的絕對安全。

  圓滿完成既定任務

  在神舟十二號發射前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了一場新聞發佈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了神舟十二號航太員乘組在軌開展的主要工作。3個月過去了,他們已經順利完成了核心艙組合體的日常管理、成功開展了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等工作,為中國空間站的建造譜寫了完美的開篇樂章。

  高潔凈、高真空、微重力……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為科學家們在太空中開展科學實驗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無容器”和“高微重力”兩個科學實驗櫃已經成為天和核心艙第一梯隊“實驗成員”。按計劃,我國還將陸續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組合成一個T字構型,最終建成一個能夠滿足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通用型“太空實驗室”。

  神舟十二號航太員乘組進入核心艙後,還組裝了空間站內的無線WiFi設備,讓中國空間站有了“移動WiFi”。如今,核心艙內10余臺有線和無線網路錄影機、有線和藍芽耳機、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都可作為網路終端接入網路,為後續實現三艙並網融合及系統重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太空駐留3個月,航太員圓滿完成了兩次出艙活動。分別是:7月4日,神舟十二號3名航太員首次出艙,在協同配合之下,歷經約7個小時,完成了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8月20日,3名航太員再次協同配合,經過約6個小時的出艙活動,圓滿完成既定任務。兩次出艙進一步檢驗了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太服的性能,檢驗了航太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援設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分離前,航太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還完成了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設置、實驗數據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轉運等撤離前工作。神舟十二號發射以來,航太員已經連續3個月不間斷地工作,而今,航太英雄不負眾望,安全歸航,祖國歡迎你們回家!

  本報記者 姜天驕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