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八一勳章”獲得者、戰鬥英雄韋昌進:堅守陣地豈止在戰場

2021-08-23 08:38: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韋昌進(左三)帶領機關人員開展政治工作課題研討。李成攝

  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産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人物小傳】韋昌進,江蘇溧水人,1965年11月出生,上海警備區副政委。1985年,他隨部隊參加邊境作戰,身負重傷,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從戰場歸來的30多年裏,他在歷任崗位都作出了突出成績。1991年被表彰為“全國自強模範”,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2017年被授予“八一勳章”,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2021年7月19日,是56歲的上海警備區副政委韋昌進“36歲生日”。

  晚餐時分,老戰友苗挺龍跟韋昌進視頻通話。

  “昌進,生日快樂!”手機螢幕那一端,苗挺龍坐在餐桌旁,左手舉著一罐啤酒,笑著向韋昌進致意。

  “來,我們一起乾杯,慶祝我們‘新生’36年!”韋昌進朝著老戰友舉起手邊的水杯。

  “‘八一’馬上到了,也向戰友們問好,向我們6號哨位倖存的戰友問好!”知道韋昌進左耳聽力不好,雙目失明的苗挺龍,面向螢幕一字一頓地説了兩遍。

  “老苗,你也多保重!”韋昌進摘下眼鏡,用紙巾擦了擦濕潤的眼眶。

  韋昌進想起了那些犧牲在6號哨位的戰友。36年前,他們為祖國堅守邊境線上的6號哨位。他也想告訴戰友,走下戰場,“6號哨位”一直鉚在他的心裏,沒有守丟。

  哨位上的兩個“生日”

  堅守6號哨位的那一天,韋昌進有了兩個新的“生日”。

  1985年7月19日,在邊境作戰的一場戰鬥中,敵軍以2個營加強1個連的兵力,向六連戰士韋昌進所在排堅守的無名高地發起進攻,企圖撕破我軍防線。

  激戰中,韋昌進被彈片擊中左眼、穿透右胸。在苗挺龍等戰友相繼負傷倒下後,韋昌進強忍劇痛,把掉落的左眼球塞回眼眶繼續戰鬥,用報話機向上級發出呼喊:“為了祖國,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立即開炮!”引導炮兵先後打退敵軍8次連排規模反撲,牢牢守住無名高地的咽喉——6號哨位。

  後來,幾位倖存下來的戰友把這一天約定為共同的“生日”。

  “要不惜一切代價把韋昌進救下來。”戰友把他從哨位背下來,送到20多公里外的團救護所,後轉診到師醫院、軍醫院,韋昌進説,這已經是黨第二次給了他生命。

  從小,爺爺就告訴韋昌進,他的命是黨給的。當年母親生他時難産,公社醫院沒有救治條件,天寒地凍中,鎮江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帶著保溫箱趕來。他出生時鼻息如遊絲,在保溫箱裏待了幾天才緩過來。

  “爺爺在舊社會吃了很多苦,他常説,只有共産黨是真心為老百姓,共産黨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韋昌進説,“信黨愛黨,是我們家的根,也是我的根。”

  1985年的這一天,韋昌進還有了另一個意義重大的“生日”。

  陣地上的韋昌進,全身22處負傷,只想著拼死也要守住6號哨位。排長在報話機中焦急地對他喊:“昌進,陣地交給你啦!”

  韋昌進知道,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命令,排長交給他的,是祖國版圖上的一個點,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點。為了守住陣地,他和全連戰友早已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六連在團裏是“小字輩”,跟那些屢立戰功的連隊比,在團史中籍籍無名。上戰場前,六連沒被安排在一線,但全連官兵刻苦訓練,寫下“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舍得一切”的血書,向團黨委請戰。團領導到六連來了一趟,回去後就召開黨委會研究,把防守任務艱巨的8個高地交給了六連。後來,六連涌現出6名一等功臣,連隊被中央軍委授予“老山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

  在六連並不起眼的韋昌進,向連隊黨支部主動請纓堅守6號哨位。他想為連隊爭榮譽,更願意為祖國“舍得一切”。這一切,包括他年輕的生命。

  韋昌進沒有想到自己能活著離開6號哨位。當團領導在報話機裏告訴他,根據戰場表現,已向師黨委給他報請一等功時,他提了一個“要求”:“在我犧牲後,希望組織能追認我為共産黨員!”

  後來他被救下陣地,在病床上昏迷了7天7夜。一醒過來,他就請同病房的戰友幫他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一筆一畫寫上自己的名字,託人寄回連隊。連隊打來電話告訴他,他在哨位上提出的入黨申請,當天就獲得了批准。

  榮立一等功,成為軍隊英模代表,20歲的韋昌進來到北京,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走進了人民大會堂。彼時,他卻愈加想念還在前線戰鬥的戰友,“我在這裡,心裏總覺得不安。”

  當左眼裝上義眼,只能用右眼注視多彩的世界時,韋昌進想起的是犧牲在6號哨位的戰友吳東梅、張澤群,“他們是英勇無畏地獻身,我只是無愧地完成了一次任務,舍了一件東西,卻得到一枚閃閃發光的軍功章。”

  一年後,被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的韋昌進,在軍校學習時寫下文章《榮譽的背後》捫心自問——

  “我們全連有18個戰友犧牲,我活了下來成為一名英雄,還獲得戰友中級別最高的榮譽,被視作他們的代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能不能做到最好的自己,經受住每一次考驗,繼續堅守‘哨位’,無愧於老連隊、無愧於這一代的兵?”

  走下戰場的“人生之問”

  多年以來,當年的自我叩問,始終縈繞在韋昌進心頭,無聲地丈量著他前行的每一步。

  正團職崗位7年,副師職崗位7年,期間多次調整工作崗位和地點,這是韋昌進2017年調任山東省棗莊軍分區政委前的工作經歷。

  很多人都曾勸他,找一找相熟的老領導,擺一擺用命換來的榮譽,講一講多年踏實工作的實績,適當地向上級反映一下個人職務問題,也在情理之中。

  韋昌進搖搖頭:“職務提升有各種因素,咱是一名黨員幹部,既要有本事,更要守本分。跑來的官,當起來能心安嗎?不能老考慮當多大官,要多考慮幹多少事。”

  一心想著幹事的韋昌進,舉止文質彬彬,待人和顏悅色,幹的卻多是“得罪”人的事。

  2014年,擔任濟南警備區副政委的韋昌進,牽頭組織開展警備區訓風演風考風、基層風氣等8個專項清理整治,堅決清退不合理住房、糾治房地産租賃項目、整改超標辦公用房。

  日常走訪基層檢查工作,韋昌進堅持在部隊內部食堂就餐,嚴禁下屬打著他的旗號辦事。

  2020年,韋昌進擔任廣西軍區副政委兼紀委書記不久,在推進一些工作時遇到很大阻力,但他堅持繼續推進。他堅信,“只要是做了正確的事,把黨和軍隊的政策落到實處,大家最後都會擁護支援。”

  2010年,當年把韋昌進救下陣地的老戰友,因為親戚當兵的事請他“關照一下”。結果,那名親戚因為體檢不合格沒能入伍。

  老戰友根本沒想到韋昌進會拒絕自己。“平日裏我們這些戰友生活上遇到難事急事找他,他自己掏錢也會幫襯,還常抽出時間去看望犧牲戰友的父母。但這件事,他到底是沒幫忙。他告訴我,如果他打了‘招呼’,對其他想當兵的年輕人不公平。細細琢磨,我心裏這疙瘩也就解開了。”

  了解韋昌進的人,對他有一個評價——工作中嚴格要求,工作外沒有要求。那只原本3年就該更換一次的義眼,他用了30多年。那副邊沿摔出了豁口的眼鏡,他戴了七八年。

  “堅守哨位和堅守初心,到底哪一個更難?”這麼多年,個中滋味,韋昌進最清楚。

  然而,這份堅守所承載的使命感,從沒有像那一天那樣,在韋昌進心中如烈焰般升騰——

  2017年7月28日,習主席親自為韋昌進等首批“八一勳章”獲得者佩挂勳章、頒發證書,同他們親切握手、合影留念。

  “我們依次走到習主席身邊。我因為左眼看不到,以為習主席已經為我挂好了勳章,正想舉起手向他敬軍禮,才發現習主席還在仔細地幫我整理胸前的綬帶。”回想起頒授儀式現場的一幕,韋昌進依然激動。

  他深知,這份中國軍人的至高榮譽,是黨的領袖、軍隊統帥對全軍英模的高度褒獎,對人民軍隊的深切關愛,也是對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殷殷期望。

  “我有幸獲得這份殊榮,應該歸功於當年浴血奮戰的戰友,歸功於長眠南疆的英烈。習主席的親切關懷,是褒獎,更是鞭策,我要永遠不忘初心,保持兵的本色。”

  換一種方式“守土固疆”

  2014年,韋昌進受邀赴雲南文山參加一個紀念活動。當他站在山坡上眺望遠處的天保口岸,看到昔日的戰壕已變成了繁華的邊貿市場,不禁想起20多年前的一場對話。

  1985年10月,韋昌進作為解放軍英模彙報團成員在南京一所大學作報告。進入交流環節,一名大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你的戰友還在前線作戰。有沒有想過,如果以後邊境恢復平靜了,你們的流血犧牲還有意義嗎?”

  韋昌進稍加思索,做出了這樣的回答——

  “今天我和戰友們在前線打仗,就是為了早日實現祖國邊境的和平安寧,所以我們‘寧願自己鮮血流,不讓祖國寸土丟’。”

  之後回想起來,韋昌進發現,正是從那一刻起,“國防”兩個字在他心中的含義,從6號哨位、從那片戰場延伸了出去。

  2005年,韋昌進離開軍校教員的崗位,到山東省原蓬萊市人武部工作。之後他歷經多次崗位調整,一直奮戰在國防動員系統。

  “國防動員建設的成效,事關國家安全與發展,事關未來戰爭勝敗。”韋昌進説,“走上新的‘哨位’,我只是換一種方式‘守土固疆’。”

  每到一個新單位任職,韋昌進都是“跑步進入戰位”。調任棗莊軍分區政委,他半個月跑遍8個單位,晚上加班分析研究單位全面建設情況。幾個月後,軍分區黨委一班人就聯合地方黨委出臺《關於改革強軍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黨管武裝工作的意見》。

  “我們常被稱為國防動員單位,但腦子裏決不能只有‘單位’意識。”多年來,韋昌進堅持圍繞“姓軍為戰”抓建,努力做到“營院建設有軍味、人員形象有兵味、內涵特質有戰味”。

  從人武部政委、軍分區政委再到警備區副政委,一路走來,韋昌進見證了從“徵兵難”到“參軍熱”、從“安置難”到相關政策逐步完善的轉變,也一直致力於推進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入學、退役士兵再就業等軍人合法權益保護工作。

  徵兵是築牢強軍根基的源頭工程。2019年全國兩會,韋昌進作為政協委員代表走上“委員通道”時,還不忘為徵兵“代言”——

  “部隊是所培養人才的大學校。作為老兵,我非常希望越來越多的有志青年攜筆從戎,和我們一起守衛祖國的安全!”

  韋昌進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火種”。1985年至今,他受邀到全國各地作報告500余場,聽眾達25萬餘人次。他把親身經歷的戰鬥故事、親眼目睹的英雄事跡,講給青年一代聽,希望點燃他們的愛國熱情、激發他們的從軍志向。這些年,他在政協調研工作中,專注于弘揚英雄文化、培塑青少年戰鬥精神、捍衛民族英雄。

  2021年7月1日,韋昌進受邀參加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再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看到71架“國字號”戰鷹列陣長空,現場聆聽習主席的重要講話,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在他的胸中久久激蕩。

  “我第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是1985年參加解放軍英模彙報團,那時我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對美好的未來充滿期望。如今,再次站在天安門城樓,欣喜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思考如何深刻領會偉大宣言昭示的軍隊使命、統帥號令蘊含的期許重托,思考如何扛起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在新的趕考路上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短 評

  像守陣地一樣守初心

  “軍人會轉換陣地,但不會改變初心。”儘管職務調整、崗位轉換,韋昌進始終初心不改、本色不變,“無論走到哪,無論做什麼,有一些東西必須堅守。我永遠是普通一兵,永遠不能丟掉自己的哨位。”

  “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走下硝煙瀰漫的戰場,韋昌進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始終保持衝鋒姿態,堅定信念、忠於使命,恪盡職守、嚴於律己,用忠誠擔當踐行一名共産黨員、革命軍人的初心使命。

  堅守哨位就是堅守初心,韋昌進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這份答卷中,有槍林彈雨中一個戰士高喊“向我開炮”的血性膽魄,也有和平年代裏一名領導幹部永葆本色、奮發有為的操守奉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奮進強國強軍新征程,呼喚新時代革命軍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對黨忠誠,把個人夢想與中國夢、強軍夢有機結合起來,甘於奉獻、勇於奮鬥,繼續答好新時代“趕考”答卷,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奮力拼搏。(柴華 錢曉虎 王淩碩 樊晨)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