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山中青年第二季百年青春】戴捷:將中國文化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2021-08-12 23:09: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100年前,一個偉大的政黨在世界東方誕生。100年來,她從篳路藍縷到奠基立業、從風雨兼程到薪火相傳,矢志不渝、砥礪前行,始終踐行著她的初心使命。

  在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聯合浙江省委網信辦特別策劃《百年青春》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報道從青年黨員這一視角切入,詮釋著百年大黨的風華正茂和青春活力,本期推出第九篇:《戴捷:將中國文化傳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央廣網溫州8月10日消息 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山福鎮,地處浙江省東南部,山清水秀,人傑地靈。1958年的秋天,崇學尚德的山福人在這裡建起了溫州市首所民辦中學——山福中學。63年後,又有一批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年輕人來到這裡,辦起了面向全球華裔青少年的海外傳播中心,打造雲端華文學校,力求將中國傳統文化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戴捷,就是其中的代表。

  戴捷接受央廣網記者採訪(央廣網記者 魏煒 攝)

  作為一名中國人 就必須要學好中文

  1990年出生於溫州市鹿城區的戴捷,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金融專業畢業後,一直在國內的銀行和電子商務領域工作。那時的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與教育結緣。2020年年初,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戴捷的人生軌跡也悄然發生了改變。

  2020年1月初,戴捷前往法國與家人一起過春節。戴捷的父母在法國經營一家餐館,一人獨在國內的他,每年春節期間都會飛到法國與家人團聚過中國年,今年16歲的弟弟在法國長大,目前正在讀高中。疫情發生後,戴捷只能滯留法國。

  滯留法國期間,戴捷與弟弟交流發現,雖然弟弟也曾上過當地的中文學習班,在家裏,爸媽也都是用中文同他交流,但他的中文讀寫能力卻只相當於國內三年級的小學生。“這個情況讓我很吃驚,同時也很著急。我覺得作為一個中國人,學好中文是非常有必要的。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尤其對華僑來説,中文就是我們的標識,不管你身在何處,都會有一種歸屬感。另外,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現實需要,現在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在海外,會中文,在擇業方面是一個很大的優勢。”於是,戴捷開始對弟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

  一次偶然的機會,戴捷在父親的介紹下,認識了法國溫州鹿城聯誼會的會長陸煥斌。在跟陸會長的交談中,戴捷講起弟弟的事情,同時也從陸會長口中了解到,弟弟的情況不是個例,而是目前大多數法國華裔青少年的真實寫照。“當時,陸會長也表達了與我同樣的擔憂,我們都覺得要做點什麼,改變一下這樣的現狀就好了。”本著這樣的想法,戴捷毅然放棄了之前的工作,一心考慮起了如何提高海外華裔青少年的中文水準。

  契機很快就出現了。2020年4月30日,中國僑聯發起了“親情中華為你講故事”網上夏令營活動,以此幫助廣大海外華裔青少年在疫情期間仍然可以繼續學習中文、了解中國國情和中華文化。活動共分為8期,每期15天,120天不間斷辦營,全國30個省級僑聯和眾多基層僑聯參與組織,海外370多家單位組織營員參加。

  孩子們在雲課堂上課(央廣網發 受訪者提供)

  法國溫州鹿城聯誼會作為海外僑團也協助參與組織工作,在陸會長的邀請下,戴捷從第二期開始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教育行業的他一下子忙了起來,很多事情都要從零開始慢慢摸索。參與夏令營的孩子大多是華裔青少年,也有一些混血兒童,年齡從5到16周歲不等。學生們不同的中文基礎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我們按年齡把學員分成2個層級,5到11周歲的孩子,會讓他們去聽三字經的故事,淺顯易懂。12到16周歲的孩子,會推薦他們去了解一些四大名著的故事,通過老師解析,讓孩子們能夠對故事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另外,為了最大化激發孩子們學習中文的興趣,戴捷和夏令營的老師們設計了遊戲式的教學方法。前半節課圍繞書本知識教學,剩下的時間則採用遊戲的方式來鞏固知識。佈置的作業也不止于文字呈現,而是包括了文字、圖畫、音頻、視頻等形式在內的多樣化打卡方式。

  孩子進步家長鼓勵 夏令營升級為華文學校

  2011年戴捷在大學期間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我認為在學校除了好好學習之外,也要立志做一個有作為的人,成為黨員,能讓我有一個更高的標準去約束自己。”10年來,戴捷也一直是用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

  作為夏令營雲課堂的組織者,戴捷包攬了從聯繫老師和學生、安排課程時間到指導教學軟體運用等所有任務,經常需要熬夜到很晚。“在做夏令營時,我需要面對100多個家長,一個一個和他們溝通對接,還要及時回答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那是真的忙啊!”

  但戴捷説,在參與網上夏令營活動的3個多月裏,忙碌的他卻是幸福的。“學生們的進步很快,經常會有家長表達他們的支援和感謝,希望夏令營結束後,我們這個中文教學活動還可以繼續開展下去。”

  孩子們的進步、家長的鼓勵,更堅定了戴捷的信念。他開始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海外華裔青少年的中文教育上來。他把參加夏令營的老師、學生們再次組織起來,重新制定學習目標和教學計劃。如何提升課程的吸引力,讓學員們愛學、樂學,這對於“半路出家”的戴捷來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心力交瘁的時候,戴捷也曾想過放棄,但每當這時候,他都會想起共産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作為一名黨員,我認為做事情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與那些優秀共産黨員的經歷相比,我眼前的困難就不再是困難了。”

  就這樣,在戴捷和老師們的精心經營下,經過近一年的發展,當初的夏令營已擴展為固定開展日常中文輔導的歐智僑雲端華文學校。學校有20多名老師,學員也從最初的幾十人,擴大到現在的200多人,除了法國的華裔青少年外,還包括了荷蘭、西班牙、比利時等國的華裔青少年。每次課程結束時,看到螢幕那端孩子們的笑臉,聽到他們真心的感謝,戴捷心裏充滿了成就感和滿足感。

  令戴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對混血兄妹。剛開始接觸這兩個孩子時,他們都還很靦腆,中文表達也不流利。在夏令營的學習中,兩個孩子從最簡單的拼音開始慢慢參與到課程中,一年過去,他們從羞于發言變得勇於表現,也掌握了簡單的中文表達。“這種進步是對我們的認可,能看到孩子的提升,就是我們最大的心願。”戴捷如是説。

  想要講好中國故事 就要回到祖國懷抱

  經過近一年的教育實踐,戴捷深刻認識到海外華裔青少年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我希望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家鄉溫州的甌越文化,都傳播給海外的孩子們,如果人還在國外的話,國內的文化資源就不能做到很好的對接,所以我下定決心回國!”

  2021年3月,疫情得以暫時控制後,戴捷從法國回到了溫州。這次,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陸煥斌,他倆決定一起在鹿城打造一個青少年海外傳播中心。他們的想法得到了鹿城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援。鹿城是著名的僑鄉,有海外華僑8.87萬人,歸僑僑眷5.2萬人,分佈于全世界131個國家和地區,大部分僑二代、僑三代生活在海外,如何向他們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和甌越文化,也是當地政府一直在探索的事情。

  甌智僑青少年海外傳播中心舉行揭牌儀式(央廣網發 受訪者提供)

  在鹿城區委、區政府的支援、幫助下,戴捷決定把海外傳播中心建在山福鎮。山福鎮是非盟前主席讓平的故鄉,也是鹿城區華僑較為集中的鄉鎮,全鎮3萬多戶籍人口中,就有1.46萬海外華僑。而且當地也正在積極謀劃甌智僑國際中文教育“全球村”項目,計劃建立海內外研學基地,通過雲端共學、線下互動等方式,為海內外青少年搭建文化交流的橋梁,實現海內外青少年成長“心連心”。這與戴捷和陸煥斌的想法簡直不謀而合,“山福鎮政府對我們傳播中心的創建給予了大力支援,為我們提供了合適的場地,同時還進行適當的翻新裝修。”

  甌智僑青少年海外傳播中心揭牌(央廣網發 受訪者提供)

  在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後,就在8月5日,溫州市鹿城區甌智僑青少年海外傳播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作為海內外青少年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主要為海內外青少年提供文化聯誼、文化交流、文化合作、文化學習等活動。同時該中心還將海外文化帶向國內,將國內文化帶到海外,最終融合海內外文化,搭建海內外青少年交流的橋梁。而此時的戴捷,除了歐智僑雲端華文學校校長的身份外,又多了一層身份——甌智僑青少年海外傳播中心副主任,戴捷在中國傳統文化海外傳播這條路上不斷深耕細作。

  接下去,戴捷還計劃在歐智僑雲端華文學校推出一個更加體系化的教學課程,同時擴大學生規模,吸引更多華裔青少年,甚至外國本地人也可以參與到中國文化的學習中來。

  而對於戴捷自己來説,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文化,似乎已成了他的使命。“我希望自己能夠在傳播中國文化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希望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更多的海外華裔青少年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記者魏煒 王海鵬 俞安懿 實習生 周萌 陳均恒)

  甌智僑青少年海外傳播中心外景(央廣網記者 魏煒 攝)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