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攀登經濟發展新高度 開創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2021-08-02 16:44:00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字號

  編者按: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千年夙願,百年奮鬥,今朝夢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新的一大步。

  小康已至,奮進不止。8月2日起,人民網推出《走在康莊大道上》系列報道,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共同邁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蓄勢聚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自改革開放之初黨中央提出小康社會的戰略構想以來,中國共産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人民開啟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進軍。

  如今的神州大地,經濟總量突破百萬億元大關,每人平均國民收入跨過1萬美元門檻,中國經濟總量與品質實現歷史性飛躍,14億多中國人告別“溫飽不足”。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激動人心的奇跡。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 不斷攀越新高峰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個‘數字遊戲’或‘速度遊戲’,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目標。”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

  ——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經濟實力大幅躍升

  7月20日,由中國中車承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在山東青島成功下線,這是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標誌著我國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術和工程化能力。

  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成功下線生動詮釋了我國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數據顯示,1952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679.1億元,2020年躍升至101.6萬億元,實際增長約189倍。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生産生活條件顯著改善

  2020年9月,通路後的阿布洛哈村新顏。 人民網 趙祖樂攝

  “路通了!”隧道貫通的消息一齣,擠在懸崖邊上的村民歡呼起來。2020年5月26日,3.8公里長、4.5米寬的通村公路全線貫通,四川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的阿布洛哈村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來,鐵路、公路、港口、航空、電力、電信等領域的現代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到“十三五”期末,高鐵營運總里程達3.8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15.5萬公里,內河高等級航道達標里程達1.61萬公里。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品質效益持續提高

  “産後減損就是增産增收啊!”今年麥收期間,安徽省懷遠縣徐圩鄉盛世興農農機合作社的農機手尚林慶,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機收“大比武”。憑藉新式農機和多年經驗,尚林慶取得了“損失率低於6‰,每畝地多收40斤”的好成績。

  近年來,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截至2020年,我國糧食産量實現“十七連豐”,連續6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此外,工業實力顯著增強,服務業拉動作用日益凸顯,經濟結構得到持續優化。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預計今年底完工,通車後,從青浦新城到虹橋商務區只需15分鐘。”上海青發城市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楊璞説,這條高架路將有力助推上海優化重塑超大城市空間佈局。

  “十三五”時期,我國年均凈增市場主體1247.7萬戶,營商環境國際排名從84名上升到31名。隨著“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形成,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更高水準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對外開放水準全面提高,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地

  圖爾古松水電站位於哈薩克東哈州濟良諾夫斯克市的圖爾古松河上,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哈産能合作水電領域首個落地的重點項目。該水電站總裝機24.9兆瓦,年均發電量7980萬千瓦時,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東哈州的電力緊缺情況。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自2006年起,我國已連續15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國,202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超過17%。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更充足資本、更豐富産品、更寶貴合作契機。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多難”之年贏硬仗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2020年3月6日,習近平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後勝利。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回顧來看,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既有艱難險阻之不易,也有非凡成就之難得。關鍵時刻,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頑強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持續打贏疫情防控硬仗,中國經濟逆勢增長

  “2.3%,了不起的正增長!”

  2020年,我國GDP同比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邁上百萬億元新的大臺階,社會生産力達到新水準。

  “這些成績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嚴峻的情況下取得的,來之不易,成之惟艱。”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説。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我國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來勢洶洶疫情,黨中央迅速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

  在此基礎上,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抓緊恢復生産生活秩序。

  2020年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轉正,5月服務業增速轉正,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轉正……

  ——全面攻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

  通渭縣萬畝金銀花種植基地的“夢田”。 王文嘉攝

  “金花開,銀花開,金銀花開幸福來;銀花白,金花黃,金銀花茶保健康。”種植金銀花是甘肅通渭縣農民楊景德的一份“甜蜜”事業,這讓他的生活有了改變。

  “以前家裏的幾畝地刨了幾十年,也沒刨出個名堂,加上孩子還在讀大學,花錢的地方多,日子過得很不如意。”“但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從最初的4畝慢慢地發展到了10多畝,現在已是村裏的金銀花種植大戶了,光采摘金銀花年收入就超過了5000元。”在通渭縣,像楊景德這樣因種植金銀花而順利脫貧的人不在少數。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最深的牽掛。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

  為此,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櫛風沐雨,發揚釘釘子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宣佈剩餘的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標誌著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 人間正道開新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面臨著難得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在這個關鍵當口,容不得任何停留、遲疑、觀望,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鼓作氣、繼續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目光,總是聚焦于更長遠的未來。

  脫貧攻堅、全面小康、共同富裕……這由近及遠的一個個奮鬥目標,自始至終都是圍繞著人民福祉,從未改變。

  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新發展階段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歷史性跨越的新階段,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十四五’時期高品質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在這關鍵性的歷史節點上,“十四五”規劃綱要從20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20個專欄119項任務入手,擘畫出未來中國發展的全新藍圖。

  在中國共産黨帶領的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通向美好未來的大門正在徐徐開啟,新的變化正在神州大地上悄然發生著。

  在距離地球約400公里的太空中,航太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仔細研究安裝説明,親自上手“搞裝修”,將衛生區的設施一一組裝到位。天和核心艙內的3名中國航太員,生活和工作有序規律,越來越找到家的感覺。

  航太員聶海勝正在研究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中的衛生設施。 視頻截圖

  新征程上,以“大國重器”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不僅是中國空間站即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更有重型運載火箭、天地一體化資訊網路、下一代空間基礎設施、火星和小行星取樣返回、太陽系近鄰宜居行星的太空探索計劃等都正在路上。

  在浙江正泰的“未來工廠”中,方寸之間機器手閃轉騰挪,在視覺線上檢測系統火眼金睛的“審視”之下,從容施展硬核“手藝”,準確無誤地完成衝壓、焊接、精準組裝各種細小零部件等一系列連續動作。

  新征程上,“新基建”正在夯實“産業數字化”的基礎。讓機器人“生”出一顆“匠心”,把人工智慧“煉”成火眼金睛,教自動化學會“上網”,管理産品的全生命週期……今日的智慧製造,讓那些昔日熟悉的崗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在浙江余姚梁弄鎮橫坎頭村裏,一家大糕店老闆一邊忙著蒸大糕,一邊説,大糕完全不愁銷路,村裏紅色旅遊火熱,線上訂單也不少。考慮到遊客喜好,各家還開發了黑米、抹茶、紫薯、芝麻等風味。“日子富裕了,生活比大糕還甜!”老闆開心地説。

  新征程上,“共同富裕”正在接替“全面小康”成為新的目標。“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正在呼之欲出,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獲得國家支援,率先探索從“浙大富”到“浙都富”轉變的“浙江模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站在歷史新起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鬥。”在中國共産黨帶領下,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