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譜寫亞歐陸路運輸新篇章(觀點)

2021-08-02 14:5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4萬列了。自2016年6月8日統一品牌正式發佈啟用至今僅5年,中歐班列年開行量就突破“萬列”大關,2020年的全年開行量是2016年的7.3倍。增勢之猛、運作之穩,無一不彰顯這顆國際運輸市場新星的光彩耀人。

  作為新形勢下國際産業鏈供應鏈的重要載體,中歐班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承擔著歷史使命,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歐班列實現逆勢增長和安全穩定運作,彰顯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大生命力。

  中歐班列猶如一支“鋼鐵駝隊”,讓中歐雙方加深了解、擴大共識,讓沿線各國深切感受“中國方案”的互利共贏。作為跨大洲、長距離、大運量、全天候、綠色低碳的新型運輸方式,中歐班列是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是國際運輸服務體系的重大創新,有力保障了全球産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了國際陸運規則的加速完善。截至目前,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4萬列,運輸貨品達5萬多種,合計貨值超過2000億美元,為沿線數億民眾送去了實惠。中歐班列運送貨物貨值佔中歐貨物貿易的比重也從2015年的1%增至2020年的7%,成為沿線國家廣泛認同的國際公共産品。

  中歐班列搭建了一條“生命通道”,讓中歐雙方守望相助、攜手抗疫,讓沿線各國深切感受“中國擔當”的溫暖情誼。面對疫情衝擊,在國際海運、空運物流不同程度受阻的情況下,中歐班列保持安全穩定運作,全面助力復工復産,成為沿線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從義烏到馬德里,從廈門到杜伊斯堡,從武漢到羅茲……截至6月20日,中歐班列累計向歐洲發運1199萬件、9.4萬噸防疫物資,特別是一趟趟抗疫物資專列極大緩解了歐洲國家抗疫物資短缺的局面,彰顯了捍衛各國人民生命健康權的大國擔當,得到沿線國家和國際社會的普遍讚譽,成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有效載體和有力見證。

  中歐班列打開了一扇“共贏大門”,讓中歐雙方優勢互補、深化合作,讓沿線國家深切感受“中國機遇”的廣闊空間。目前,中歐班列已鋪畫73條運作線路,穿越亞歐腹地的主要區域,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60多個城市,在為中外數萬家企業帶來了商機的同時,也促進了口岸經濟、樞紐經濟的繁榮發展,帶動了沿線通道經濟快速發展。看歐洲,中歐班列使歐洲內陸國家的物流網路利用率大幅提升,波蘭的羅茲、德國的杜伊斯堡、西班牙的馬德里等節點城市的物流樞紐地位不斷提高,俄羅斯、波蘭、德國、荷蘭等國的糧食、乳製品等也有了更廣的銷路。看中國,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開行,為內陸城市對外開放拓展了新空間。惠普、富士康、冠捷等企業紛紛將生産基地轉移至中西部,帶動了千億級電子資訊産業由東向西梯度轉移,鄭州、重慶等城市的外向型經濟實現了顯著增長。與此同時,中歐班列的發展,也提升了企業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例如,TCL集團就利用中歐班列將零配件運輸至波蘭,在當地組裝後再配送至歐洲各地區,進而實現了境內外生産協同聯動,降低了企業成本,提升了産品國際競爭力。

  成績斐然,機遇在前。順勢而為打通發展中的堵點難點,中歐班列還可以形成更加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奔跑吧,中歐班列!聲聲汽笛、滾滾車輪,必將譜寫亞歐陸路運輸新篇章,開創亞歐合作新局面!

  《 人民日報 》( 2021年08月02日 17 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