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掛念的紅色老區:“是您幫我們圓了夢!”

2021-07-28 09:41: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
字號

  編者按:老區蘇區孕育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地説:“我是在這樣的氛圍中耳濡目染走過來的,工作過的很多地方都是老區,對老區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習近平總書記出生於革命軍人家庭,成長在陜北黃土高坡,“紅色基因”深深融入他的血脈。在地方工作期間,他就一直關注當地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對老區的掛念一如既往,他頻頻踏上紅色土地,看望慰問老區人民。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之際,央視網《天天學習》欄目推出特別策劃《總書記掛念的紅色老區》,講述紅色故事,展現老區的發展與變遷。

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 | 總書記掛念的紅色老區:“是您幫我們圓了夢!”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看望當地群眾,同鄉親們親切握手。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潭頭村——一個有著700多年曆史的贛南小村落。

  蘇區時期,參軍參戰的贛南兒女有93萬餘人,佔當時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10.8萬人。村民孫觀發的父親,就是十萬英烈之一。

  那天,總書記帶著對老區人民的牽掛來到潭頭村考察,走進了村民孫觀發的家。廚房、臥室、客廳、衛生間……他看得認真,問得仔細。

  “總書記打開廚房冰箱,看到裏面擺放的土雞蛋、肉和鮮魚,問我們‘這魚是鮮魚嗎?紅燒嗎?’”“我回答總書記,這魚是今天剛買的,準備紅燒。總書記笑著説:‘很豐盛!’”當天的情景深深印在了孫觀發一家人的心中。

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 | 總書記掛念的紅色老區:“是您幫我們圓了夢!”

  △2019年5月20日,正在江西贛州考察的習近平在紅軍烈士後代、退伍軍人孫觀發家,同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幹部拉家常,詳細了解老區人民生産發展和生活改善等情況。

  孫觀發家曾一度吃不起肉,“我是因病致貧,愛人因為腫瘤治療,欠下20萬元外債”。受益於精準扶貧政策,孫觀發家在駐村幹部幫扶下,2017年脫了貧,2018年收入達到了7萬元。孫觀發説:“總書記聽了很高興,鼓勵我們好好幹。”

  那天,村民們向總書記説起村裏的變化:以前住的是土坯房,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各家廁所臭氣熏天,現在住進了小樓,家家戶戶都有衛生間、通了自來水,村裏鳥語花香。

  潭頭村的巨變,是贛南大地發展日新月異的一個縮影。這一次到贛南,習近平總書記談道:“我來這裡也是想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中國共産黨不忘初心,全中國人民也要不忘初心,不忘我們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忘我們的革命前輩、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們蘇區的父老鄉親們。”

  飲水思源,對贛南蘇區,習近平一直懷著一份深深的惦念。

  “贛南蘇區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主體,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由於種種原因,贛南蘇區目前經濟發展依然滯後,人民生活仍然比較困難。如何進一步幫助和支援贛南蘇區發展,使這裡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使蘇區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應當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早在2011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就曾作出這樣的重要批示。當時,贛州市的貧困發生率高達26.71%,18個縣(市、區)中有11個國家級貧困縣,貧困村數量達到1023個。

  2012年4月,帶著讓老區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深情和使命,國家42個部委逾百人組成的聯合調研組奔赴贛南實地考察。同年6月,《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實施,贛南大地從此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 | 總書記掛念的紅色老區:“是您幫我們圓了夢!”

  △這是2019年5月6日無人機拍攝的江西華屋村。

  2015年3月,贛南百歲老紅軍王承登專門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想當年,我們跟著黨鬧革命,為的就是讓子子孫孫過上好日子。看到贛州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心滿意足了。是您幫我們圓了夢!”

  2015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西代表團審議時,特意念了王承登老紅軍寫的這封信。

  “沒想到,習主席在會場上念了我的信,並叮囑有關部門就加大贛南茶油等扶貧産業進行調研。習主席的親切關懷,讓老區人民感到格外溫暖。”得知消息後的王承登激動不已。

  2020年4月26日,一個好消息傳來:贛州市最後4個縣(區)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贛南革命老區實現歷史性整體脫貧!

  “總書記關心我們老區群眾,我們更有幹勁、更有奔頭了!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如今,廣大贛南兒女正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幹勁十足,也信心十足。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