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德育管理第一線
【教育隨想】
作者:景晶(人大附中豐臺分校副校長)
記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向來不讚成把教師僅僅看作蠟燭、春蠶、鋪路石一類的角色。那種認為一類人的工作僅僅是為另外一類人獻身,一類人悲劇性地活著僅僅是為了造就另外一類人的幸福的說法,已經與我們這個世界的初衷相去甚遠。”我特別讚成這個說法,我們教師應該是“托起太陽的人”,同時,教師這個職業也應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一名教師尤其一位班主任老師,在點燃學生心火、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應該學會成就自我。在班主任這個群體中,有很多老師既是班主任,同時還有另一個身份——共產黨員。因此,當我們身兼這兩種角色時,就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了。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不僅僅是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服務,更是為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需求服務。因此,我們必須要強化黨對教育改革、對教育發展的全面推進和領導。按照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推進並落實“雙帶頭人”制度,既要讓優秀的黨員成為骨幹教師、學科名師,優秀班主任,也要讓業務當中的骨幹老師和班主任在基層黨支部當中發揮更堅實的作用,尤其是青年教師、青年班主任,更要懷揣教育理想,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而要想在工作中既成就學生又成就自己,就必須從自身入手、腳踏實地,做好以下三點,不斷成長,不斷提升。
首先,信仰要“高”。新時代,學校始終擔負著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使命,承載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無論風雨幾何,教師都要始終同黨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把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鑄魂育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矢志不渝的重要職責。在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們要倡導“讓黨旗高高飄揚在德育管理的第一線”,現在學校的班主任隊伍中,黨員佔比很大。同時,即使不是黨員,我們也都是在紅旗下、在黨的陽光沐浴下長大的新一代教育人。因此,與黨和人民心連心、共進退,我們要永遠將這顆紅星珍藏于心。
其次,胸懷要“寬”。以德育人是教育的第一要義。班主任一定要以身作則,用堂堂正正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影響學生。要做到有教無類,就要有寬廣的胸襟格局,把對家國之愛、教育之愛、學生之愛融為一體,關愛每一個孩子,激發每一種潛能,包容每一處錯誤。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時寬容所引發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誠然如此,班主任遇到的突發事件可以說是層出不窮,比如說,有時會遇到學生的當眾頂撞,或是個別家長的當面指責。班主任應該如何對待?是發動全體任課教師去冷落,孤立這個學生?還是在班里含沙射影、指桑罵槐,給這個學生制造不愉快?其實,被誤解、被無端指責感到委屈,一時難以接受,都是人之常情。但是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快調整心態、恢復理智、冷靜對待,還有什麼底氣去教育學生“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及“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三分天高海闊”呢?所以,作為德育管理者,遇到突發事件,第一步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為何會發生矛盾?是和家長及學生交流溝通還不夠到位?還是自己在某些處理方式上還存在問題?是否需要和他們再次心平氣和地溝通一下?教師,尤其班主任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是潛移默化的,更是深遠的,這決定了在家長和學生面前,我們必須要有更加博大的胸懷。
最後,行事要“智”。班主任工作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一項極具挑戰性和創造性的工作,也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支柱。然而,班主任老師們的辛苦付出卻鮮為人知。每年開學伊始,新任的班主任們總會有面對家長出的難題而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時候;也有剛參加工作,就把自己忙得不可開交,甚至水都喝不上的時候。比如,有一次,在校園里遇到一位新任班主任,我想問問她最近的工作情況。結果,一見面她就說:“啊呀,我太忙了,咱們能不能邊跑邊說?”那個時候的她,既要給初三學生上生物的輔導課,又緊跟著要去給自己在初一的班排練廣播操。于是,我與她便是在一路小跑之中進行交流。後來,當她稍微清閒一些的時候,便主動找我聊了聊,她說剛開始當班主任的時候,每天焦灼不堪,班主任的事多而雜,而急性子的她喜歡大事小事一把抓,常常一件事情還沒做完,另一件事情又被提上了議程,整天忙得焦頭爛額,就像一個勤勞的清潔工,剛掃完了一天的落葉準備休息片刻時,新的樹葉又飄落了下來,忙呀忙,越忙越亂,越亂越忙。于是,我便建議她要學會做規劃,可以每天有一個“to do list”。于是這位班主任嘗試著去靜心做規劃。再後來,她慢慢發現班主任的工作雖然千頭萬緒、一團亂麻,但如果每天做好規劃,不慌不亂,分好事情輕重緩急,一件一件事情慢慢來,即使工作再多,也是可以應付自如的。後來,她在每天工作要結束的時候,用一兩分鐘思考一下,然後在臺歷上記下第二天必須辦的事情,而且按輕重緩急排個次序。最先記下的事情是必須辦的,可辦可不辦的寫在後面,想辦卻沒有時間辦的盡量不寫。否則,羅列的事情太多,自己完不成,欠下一筆良心債,心里不安。天天欠債,天天不安。天長日久,更是影響個人情緒。在她養成了這個習慣後,工作也開始變得有條不紊,效率更是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她覺得她一直在竭盡所能,但也不是苛求自己,而且還學會了關愛自己。現在,學校工會組織的瑜伽等活動,她也可以騰出時間參加了,教師基本功大賽也拿到了獎。當我們再溝通時,我跟她說,如果新任班主任能夠從忙碌中有所收獲與成長,那才是最寶貴的。現在,我再看見她,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變化和成長,至少,她不再是那個邊一路小跑邊氣喘吁吁回答問題的她了。她變得更智慧,更會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這便是做智慧的班主任的開始。
總之,一線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以學生為本,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同時能夠不斷學習,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學生;更是應該以愛為名,做學生人生的引路人。其中,黨員班主任們,更是應該一馬當先、以身作則,用真心、愛心和恆心來做好每一件事,從而成為學生的精神支柱,也要成為所有班主任的標桿。其實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應該明白,成長是自己的事,卻不僅僅是自己的事。班主任努力學習,不斷思考,不僅收獲自己的進步和成長,更是為了學生們的更好成長。最好的學習是老師們學習之後孩子們的學習,最好的成長也是老師們成長之後孩子們的成長。作為黨員班主任,應該自覺成長,帶頭成長,主動成長,不放過每一次成長的機會,不錯過成長的分分秒秒,讓成長之花時時綻放,讓班主任的成長為更多的孩子帶去更大的成長可能。而令人稱奇的是,有耕耘總會有收獲,在成就學生的同時,班主任也就成就了自己,不僅成為學生們的城池堡壘,也有了屬于自己的萬丈光芒。
《光明日報》( 2021年07月06日 15版)


